全媒体记者 孙一博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的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11月成立以来,始终将廉洁建设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深深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该公司位于安达市万宝山精细化工区,现有员工200余人,主要专注于油田化学助剂的研发与生产,是东北三省油田重要的服务供应商。
近年来,该公司以党建为引领,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年度党建重点工作,构建了“党委统筹、纪委主责、基层联动”的治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清廉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车间宣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开展主题党课等方式,使廉洁意识深入人心。自2024年起,该公司累计开展“廉洁经验进例会”“党风廉政教育小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8场次,覆盖超过95%的员工,形成了“党建引领、文化浸润”的浓厚廉洁氛围。
在实践中,该公司不断创新廉洁教育载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教育。在厂区内设立“廉洁读书角”,配备警示教材供员工阅读;同时利用“吉地快报”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纪法微课,力求达到“抬头见廉、低头思廉”的教育效果。公司纪委尤其注重关键节点的精准提醒,在节假日和项目招标等敏感时期及时向管理层及关键岗位人员发送廉洁信息,2025年更针对有子女升学的员工开展专项提醒,严防违规操办宴席,从细微处防范“微腐败”。
筑牢廉洁防线离不开严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公司聚焦采购、招标、检验、仓储、运输等关键环节,推行“双线排查”机制:一方面组织内部200名员工对照“十一个是否”标准自查自纠,另一方面向100家供应商发放匿名问卷征集线索,将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纳入民主生活会认真整改。同时,建立了供应商廉洁履约考评体系,对违规供应商实施“黑名单”管理。
该公司不断强化制度体系的建设与执行。修订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明确规定采购金额超过50万元、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自2024年以来未发生违规决策记录。全员均需签订《廉洁守法合规承诺书》并公示,该公司还为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廉政档案,详细记录廉洁教育参与情况、信访举报处置等信息,将廉洁表现列为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一票否决”项。
在内部管理上,该公司建立了立体化的监督网络,由工会牵头大力推进企务公开,确保薪酬分配、项目招标等事项的公示率达到100%。纪委与审计部紧密协作,常态化开展“廉洁效能监察”,监督的触角更延伸至员工“8小时外”,通过建立“家庭助廉”机制,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发放《家庭廉洁倡议书》,并利用微信群与家属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员工的社交圈和生活圈,构筑起“企业+家庭”的双重监督防线。
守法诚信是该公司经营恪守的底线。该公司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规要求,坚持主动公开环境承诺及履行情况,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保持良好记录。在商业伙伴合作中,公司积极营造“亲清”企商关系,与所有供应商签订《廉洁合作协议》,明确禁止“吃拿卡要”等行为。
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其系统化、具体化的清廉建设实践,从思想熏陶到制度约束,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合作,全方位树立起诚信合规、清正廉洁的企业形象,持续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清风正气,也为区域内企业树起了一面廉洁守信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