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全省马铃薯单产提升观摩会在北林召开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9-05 字体:

“龙薯30”亩产破四千八百公斤

全媒体记者  孙妍
 

  9月4日,由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主办、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承办的“2025年马铃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现场观摩会”,在绥化市北林区郎家寨试验农场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种植户代表齐聚现场,为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升级精准“把脉”、靶向“开方”,共同见证寒地黑土上孕育的马铃薯,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成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观摩会重点展示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提供的22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种植成效。经专家现场实测,多个品种表现突出,其中“龙薯30”平均亩产达4840公斤,“克新49”亩产超4400公斤;“龙薯23”商品薯率超过94%,亩产突破3650公斤。“龙薯20”“东农321”“克新51”具备优良的蒸食品质。示范区集成应用脱毒种薯、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平均亩产较传统种植增产显著,为全省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模式。

  “来,尝尝咱们试验田里的马铃薯。”技术专家们端上一盘刚蒸好的马铃薯让大家现场测评。热气腾腾的马铃薯一掰开,咬一口,质地细腻,香味浓郁,带着淡淡的甜味。“这个品种淀粉含量高,口感面而不干,蒸煮炖炒都好吃,尤其适合加工。”专家们一边品尝一边讨论,“关键是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能错开高峰上市,地头价每斤起码高出两毛钱!”

  专家们从品种特性聊到市场销路,从栽培技术谈到深加工方向。周围的种植户们一边尝着新出锅的马铃薯,一边仔细听讲。来自东兴办事处工农管理区的种植户捧着手里的马铃薯笑着说:“以前咱这种大豆、玉米的多,没想到马铃薯品种这么讲究,去年试种了5亩,亩产过了6000斤,算下来多挣了3000多元!”

  在绥化市北林区兴福镇民权村种植基地,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成为焦点。白色地膜下,滴灌带精准输送水肥,实现养分与水分的高效利用。该技术将大垄双行种植、膜下滴灌与水肥药协同施用深度融合,不仅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显著提升马铃薯抗逆性与产量。参会专家与种植户驻足田间,详细询问技术细节,现场交流操作要点,对该技术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给予高度认可。

  来自省农科院、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的专家团队,与相关种植主体及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观摩会,形成了“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经营主体”的协同推进格局。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观摩会不仅搭建起‘专家—合作社—种植大户’的高效农技推广网络,更通过现场品鉴、测产,推动科技成果从试验田走向广阔黑土地。”依托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的双重赋能,这片黑土地上的“金疙瘩”将持续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动力。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