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企签约落地 黑土粮仓再添科技新引擎
绥化农科院举办金秋田间博览暨科企合作交流会
东北网绥化9月10日讯 ( 全媒体记者 孙妍 ) 9月8日至9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主办的2025金秋田间博览暨科企合作交流会在国家粮食主产区我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通过田间博览、科企对话、成果签约等系列活动,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务实的高水平合作平台,为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新范式。
活动首日,与会代表深入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试验基地,实地观摩了最新选育的“绥字号”作物品种展示田。金秋时节的试验田里,“绥农”大豆、“绥玉”玉米、“绥粳”水稻等品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科研人员现场讲解了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和抗性表现,来自企业、合作社和推广部门的代表频频驻足交流,对绥化分院扎实的科研基础和显著的育种成效表示高度认可。
次日举行的科企合作交流会成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会议汇聚了产业链各环节代表:普田种业作为种业龙头,分享了市场品种需求与商业化育种合作方向;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加工端提出对优质专用原粮的需求;武汉艾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基因技术在精准育种中的应用前景;绥化联通公司则介绍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在田间管理、溯源系统中的实践成效。北林区与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技术推广角度提出“院市共建”的迫切需求,北林区金地农业种植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表达了“好品种+好技术”对规模化种植效益提升的关键作用。
绥化分院各研究所分别登台路演,发布了在作物育种、绿色栽培、植保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发了企业的强烈兴趣。随后举行的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将会议推向高潮:绥化分院与武汉艾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田种业、绥化市联通公司进行科企合作签约,三项签约覆盖“技术—品种—应用”全链条,标志着农业科技成果正式走向市场、服务产业。
绥化分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根林在发言中介绍,该院自1970年建院以来,始终聚焦农业可持续发展,累计审定“绥字号”品种254个,推广面积超6亿亩,覆盖全省二、三积温带85%以上种植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87项。目前分院科研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0%,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的盛会,更是一次科企深度融合的再出发。通过搭建多方协作桥梁,绥化分院正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黑土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注入科技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