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兰西镇“老胡司法调解工作室”:用法律与爱心为青少年撑起“保护伞”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7-25 字体: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在兰西县兰西镇社区,有个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定海神针”的地方——兰西镇社区关工委司法关爱工作站暨老胡司法调解工作室。自2023年10月成立以来,这支由社区关心下一代常务副主任胡金生领衔挂阵,“五老”人员、司法退休人员和法制专业青年组成的“铁三角”团队,用法律作铠甲,以爱心为沃土,在短短两年间,把“关爱未来、法制先行”的理念变成了看得见的守护,成了孩子们身边最可靠的“保护伞”,把依法护苗神圣职责落到了实处。

  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擎起普法宣传一片天。司法关爱工作站暨老胡司法调解工作室创建后,针对一些青少年因为不学法、不懂法,缺少法律常识,导致犯罪或遭受不法侵害的残酷现实,把普法宣传作为重要职责。胡金生牵头,组织有能力的“五老”和工作人员,查阅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以及非法侵害的相关资料,潜心编写5万余字的《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后果》《怎样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剖析》《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青少年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教育讲稿》等资料,先后到辖区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送法进校园,让学生及早学到法律知识,成为知法、守法小达人。关爱工作站退休检察官姬信武深入第三中学,结合自身经历,为师生及家长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言真意切,精准触达。胡金生还带领部分骨干“五老”人员同司法工作人员一道,走访学校师生、社区群众,深入居民住户家中,了解社情民意。发放《宪法》《民法典》《防止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其家长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权益。多次协助司法部门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三法一条例宣讲20多场。

  履行神圣职责,撑起依法护苗保护伞。为推进法制副校长进校园,胡金生游走于司法部门和中小学之间,帮助协调物色法制副校长人选,2024年9月10日,兰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丛培国以法治校长身份走进第二小学,以“与法同行”为主题为该校师生点亮开学法制第一课。丛培国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师生进行法律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法守法意识,养成尊法守法好习惯。胡金生还多次带领“五老”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屋、商铺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制止青少年不良上网行为,截断不良读物、物品流入校园,打造安全校园环境,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有效制止校园霸凌,他们深入学校查看安全设施,与师生座谈,运用相关法律为学校支招,提出防止校园霸凌的有效建议。

  强化社会职能,架起法律救助连心桥。工作站始终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创建零犯罪村屯社区为抓手,精准做好劣迹青少年和“两放人员”工作。组织“五老”人员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对“两放人员”、劣迹青年建档立卷,因人施策。通过定期家访、心理疏导,帮助其回归正途、走上正路。三中学生马某,因打架把同学打伤数次,被定为社区矫正对象,胡金生和“五老”人员跟他主动接触,促膝长谈,交知心朋友,最终使其改正打架斗殴不良习惯,回归正途,2024年入了团,还当选为班干部。开展“我与父母同学法活动”,组织辖区中小学生与家长签订共同学法协议书,学法活动进家庭,促进家庭和睦。关爱关注特殊群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心坎上,胡金生创建了“爱心超市”,为辖区63名留守儿童当义务监护人,自掏腰包4000多元,为20多名留守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协调电信部门,为贫困学生赠送手机业务和上网流量,保证贫困学生能参加网络教学活动。开展心理家教公益活动,在哈市聘请五名心理咨询教师,受益人数2000多人次。

  不仅是孩子们的“保护伞”,也是居民口中的“贴心人”。老胡司法调解工作室建立以来,已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百余起,其中处理邻里纠纷、婆媳不和、言语矛盾二十几起,财产纠纷11起,有三对濒临离婚的小夫妻,经过老胡司法工作室的调解撮合,破镜重圆。居民们都说:“有工作室的存在,心里就踏实。”这踏实,是因为他们懂法律,更因为他们有同理心。

  两年来,兰西镇社区关工委司法关爱工作站暨老胡司法调解工作室,用专业筑牢了法律防线,用爱心织密了关爱网络,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关心下一代,从来不是抽象的事,而是一次次上门走访、一堂堂普法课、一个个被温暖的童年。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