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7月18日讯 ( 王舒卉 )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明水县档案馆以“守护历史记忆、服务社会发展”为使命,以情怀为笔、科技为墨,在档案事业的长卷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2025年6月初,该馆已完成档案数字化22683卷,数字化率达70%,以扎实的数据与创新实践,为县域档案信息化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自2023年起,明水县档案馆启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面对馆藏档案数量庞大(总量超3.4万卷)、历史跨度长(涵盖清末至20世纪末)等挑战,工作人员以“零差错”为标准,完成数字化加工。三年间,无数个深夜的挑灯奋战、海量数据的精准校验,凝结着档案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事业的赤诚担当。他们将每一卷档案视为珍贵的文明碎片,通过精细扫描、严谨录入、反复核对,实现质检合格率100%。这种对历史的虔诚态度,让尘封的纸页逐渐转化为可检索、可共享的数字资源。
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服务的质变。明水县档案馆通过搭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云端”存储与多维度检索。系统支持关键词、时间、人物等复合检索,检索效率提升80%以上。曾有居民为办理房产继承手续,急需查找家族多年的土地契约档案。传统方式需数日翻阅,而数字化系统仅用30分钟便精准定位目标档案,解了群众燃眉之急。
据统计,2024年该馆通过数字化服务处理民生事务367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小时,群众满意度达98.6%。此外,数字化档案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在编制《明水县乡村振兴规划》时,工作人员调取近20年农业政策档案、土地利用记录等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历史依据,助力科学决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每一次成功的档案利用,都让工作人员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深耕档案数字化事业的决心。
“70%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明水县档案馆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数字化建设。同时,构建跨部门资源共享平台,打通公安、民政、不动产登记等系统,预计2026年实现80%民生档案“一网通查”。
从“纸质时代”迈向“数字纪元”,明水县档案馆以情怀深耕、以实干破局。他们不仅让尘封的档案转化为可触摸的历史、可传承的文化,更将其转化为服务民生、赋能发展的资源。明水县档案馆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档案事业注入持久动力。在数字沃土上,他们将持续点亮文明传承之灯,让历史智慧照亮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