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庆安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走”近大众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7-17 字体:

  东北网绥化7月17日讯 ( 庄义彬 特约记者 段金林 )     近年来,庆安县把传承文化遗产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系统整合尚未中断又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让一个个蓬勃生机的文艺精品集中亮相,变得可触、可知、可参与,真正实现从传统的“静态观赏”向现代“沉浸互动”转变,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走”近大众。

  庆安虽然是个山城小县,却重视文化产业,拥有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花棍舞是庆安特有的古老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五千年前的部落之间的群斗。对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每个朝代都有创新发展,并且传入中原大地。新中国成立后,庆安对此进行了大规模挖掘和整理,组织民间艺人进行总结,使其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演技和舞姿更加丰富新颖,并把舞蹈变成戏剧搬上了舞台。改革开放后,花棍舞成为风靡全县的舞蹈,频频在国家和省级舞蹈比赛中获得大奖。曾在全省舞蹈比赛中荣获编导、表演一等奖和优秀节目奖,在全国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丰收奖,在全国第二届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编导、表演两项一等奖。庆安也因花棍舞而闻名全国。

  花棍舞的发展,给予庆安领导极大的激励和启示,于是他们制定了文化产业“静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动”就是花棍舞,“静”则是版画创作。庆安版画同样有着悠久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庆安版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创作群体,设立了版画创作室,正式纳入编制,作为一项产业全力推进。版画创作艺术渐趋成熟,既有北大荒浩瀚广阔的特点,又有平原的田园风格,受到艺术界高度赞誉,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画展并连获大奖,一批版画作品被国外艺术家收藏。庆安版画成为特色文化品牌,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版画艺术之乡”的称号。从2010年开始,版画形成产业,每年创收达60万元以上。

  庆安在抗战时期是抗联西征部队的主战区,抗联主要将领都曾到庆安指挥过战斗,有记载的战斗就达上百次,闻名东北的战斗达十几次。这些浴血奋斗的历史,铸就了抗联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整合这些文化遗产,庆安一方面进行大规模收集挖掘,分别在抗联将士牺牲地、战斗地、驻扎地设立烈士陵园、竖立碑牌、建立展馆,成为教育基地;另一方面组织作家著书立传,整合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几年,他们出版了《迸火溅血的年代》《红色印记》《乳娘》《激流飞浪》《鲜红的旗帜》《抗战补露》等十几部抗战著作,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庆安,系统整合山水历史,开发山水文化精髓,组织本地作者创作出版了《神奇的望龙山》《那片奇特的柳河山川》《花田扮靓乡镇》《老金沟充满惊奇》《山花璀璨路满径》等8篇纪实作品。通过撰写每个时期的地域文化,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文化产生的源头、发展的脉络、结出的硕果,既领略了历史和现代的融合,又感悟了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衔接,使今天的山水文化繁荣丰富。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