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1日讯 ( 特约记者 邹建宇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 新春刚过,年味还没散去,肇东市备春耕工作已忙碌开展。2月12日,记者来到肇东市双丽专业农机合作社,一阵阵金属的碰撞声传来,检修人员正拿着专业维修工具对场地内的大型农机具进行检修。
“春节前,我们就开始联系农资厂家,从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比价,选取品质最优、价格最低的种子、化肥,相信春耕选良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好光景。”合作社理事长宋继龙介绍。
抢前抓早、提前部署,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2月10日,肇东市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从种子品种引入、种子市场监管、农机设施整备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涉农部门提前部署,科学制定春耕生产计划,确保农资供应充足、农机检修到位、技术指导到田。各农资企业调运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去年肇东市粮食总产量达到了37.2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今年我们抢前抓早备春耕,目前我市春耕生产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突出‘三早’谋划:制定早、春耕物资准备早、技术培训早,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助力春耕,力争今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继续扛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大使命。”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秀刚介绍。
除肇东市双丽专业农机合作社外,肇东市其他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也都赶早纷纷行动。记者在肇东市尚家镇红光村化肥经销点看到,村民吕志春正在将选购好的化肥一袋袋装车,为春耕生产备好物资,“年前(种)籽儿我就订完了,今天这不是来选肥了吗,镇上的和大队的技术员来帮我们选籽选肥,我们使着挺放心的。”吕志春说。
肇东市尚家镇农业技术人员与村里的农户提前沟通,并在现场向农户们传授选肥经验、解释成分指标,确保他们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化肥产品。“今年我们播种面积增加到5000多亩土地,由于种子、化肥需求量大,我们在备春耕时间上也比去年提前了很多。去年12月份就在镇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陆续将种子化肥订购完毕,并采取随用随发的运输方法,直接运输到田间地头,大大节省了我们的储存成本。年前我们又新订10台套的大型农机,明后天也陆续到场了,确保不耽误春耕生产。”肇东市鸿儒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鸿儒说。
从去年秋收后,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开始紧锣密鼓筹备种植业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包括市内22个乡镇的农业站长、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种植大户等,采取讲座、网络传播、村集体学习等方式,对种子品种选育以及其他春耕物资选择、病虫害防治、肥料的科学使用、黑土地保护等知识技术系统性教学。“希望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农业种植者规避以往在农业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新品种、新肥料、新机械,使得生产高质高效。”肇东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王海亮说。
据悉,肇东市目前储备入库化肥16.3万吨、农药284吨、种子0.97万吨早在春节前就绪,全市农机具42817台(套),其中拖拉机19917台,农具22900台,截至目前检修率达到80%以上,预计在3月25日全部达到备耕状态。
近年来,肇东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依托中农(肇东)实验站平台,强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寒地黑土优势,扩大绿色生产基地规模。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肇东模式”,提升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我市预计粮食播种面积359万亩以上,去年五里明镇东升村的单产提升示范田亩产达到2082.6斤,单产种植技术不断优化,产粮率不断提升,相信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下,一定能为夺取‘二十二连丰’做出贡献。”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丛译锋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