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肇东:联农带农富农 加速农业新质动能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2-20 字体:

□ 特约记者 邹建宇
 

  新春的余温刚刚散去,秋粮收购的进程还在继续。2月14日,记者在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看到金灿灿的运粮车满载玉米正等待着将一年的“汗水”变成收益。

  “肇东玉米收购点很多,选择来这里卖粮因为离家近,能省下一些运费,而且成福集团和我们有合作,一斤能多卖一两分钱,我们也能比以前有更多收益。”肇东市向阳乡巨成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社员张务文说。

  这里售粮为什么会有更高收益呢?记者跟随售粮村民来到了向阳乡巨成村一探究竟。

耕种防收一体推进,村集体合作社的致富经

  “肇东市推行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在我们村成立了巨成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全村11093.4亩地在村集体合作社实行集中托管,“耕、种、防、收”一体式推进,亩产都在2000斤以上。”巨成村村党组织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刘堂生向记者介绍。

  集约化模式不管是从备春耕物资,还是整地利用农机具种植等,成本都可以极大的降低。有了规模化基础还可以和周边收粮点谈合作,谋求更高的收益。此外,实行托管后还可以释放出土地资源、转移农村劳动力,去年该村的村民在土地托管后一部分选择了在合作社务工,家门口赚点零花钱,其他一部分人选择了外出务工谋取更多利益。

  “以前种地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辛辛苦苦一年要是遇到极端天气,一年瞎忙乎。今后有合作社给我们兜底日子真是美得咧!”巨城村村民李艳军说。

  近年来,肇东市在20个乡镇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作,高标准落实20万亩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技术,巨成村正是单产提升示范点之一。农村新型经营方式的改革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巨成村百姓的生活逐步改善。去年,全市粮食产量达37.2亿斤。五里明镇东升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亩产更是达到了2082.6斤,连续两年摘得全省“头冠”。

科技+绿色农业,有数量更有质量

  “我们试验田黑土层比较薄,大概只有25厘米,黑土地保护迫在眉睫。”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永对着土壤剖面标尺剖析土壤层次划分。

  刚过完年陈永教授就回到了五里明镇东升村的中国农业大学肇东实验站,记者来到这里时,陈永教授正带着学生对黑土地进行再次测量。

  科技赋能农业,推动与院所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肇东市鼓励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落实的主要手段,2021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在五里明镇东升村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设立肇东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过去我们合作社采用传统种植模式,虽然有现代化大型农机具助力,但是玉米的产量还是差强人意,现在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吨粮田突破。”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说。

  肇东市还推行绿色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寒地黑土优势,制定实施严格的农药化肥减量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

  “我市近年来在推行绿色种植的同时,也为合作社、龙头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效益。比如说,在定制农业上帮助具备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寻求国内外中高端消费市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秀刚说。

  目前,肇东市共有合作社2027家、家庭农场1819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3家、合作社37家,其中有13家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场),3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合作社。全市新型经营主体正在逐步实现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

叫响农业品牌,党建引领新质步伐

  从种植大户到家庭农场,从合作社成立到品牌叫响,在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上,肇东市黎明镇熙旺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尤其突出,该合作社现在已发展到90户273人,规模经营面积扩展到5700亩,2024年合作社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80吨。

  理事长韩国庆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一点心得。首先,要有健全的组织,规范财务管理、实行“五统一”,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其次,要有好的产品,实施生产全过程统一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三个配套”;再次,要有特色,我们现在实施“私人订制”,瞄准国内外中高端消费市场,创新采取线上平台销售、直播销售模式,发展有机谷物食品。

  据悉,该合作社“坚持绿色理念助力稳粮增产”案例于2024年末入选第六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近年来,肇东市重点打造了王老宝、裕村香、熙旺、绿晟原等多个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典型,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带头作用。针对全市及域外合作的大型企业需求为各层次经营主体制定玉米、小米、水稻、蔬菜种植计划,引导企业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农资支持,形成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

  在肇东市经济开发区的黑龙江王老宝食品有限公司,党建“核心引领”的推动作用显著。肇东市以向阳乡党委和王老宝食品有限公司为基础,组织王老宝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与12家种植鲜食玉米的乡村党组织、加工企业、涉农职能部门“握手”,成立产业联合党委。“我们企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创新党建引领是‘金钥匙’。通过成立产业联合党委,用特色党建品牌谋出路,变单打独斗为‘抱团’,答好乡村振兴考题。”谈起企业的发展,黑龙江王老宝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志充满信心。

  在党委的领导下,“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从鲜食玉米的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甚至科研育种都有自己的竞争内核,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

  “我在王老宝食品有限公司打工,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钱,家里还有30多公顷地流转给了公司种黏玉米,一公顷地给我们1万多元钱,现在收入还挺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向阳乡向阳村农民王忠杰高兴地说。在这里,像王忠杰这样与产业联合党委签订产业协议的农民还有很多。截至目前,肇东市产业联合党委共覆盖链上企业19个、联盟企业27个、乡村党组织84个,产值达到1.59亿元,带动集体增收420万元、群众增收2280万元。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