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肇东市东发中学英语教师崔丽娜
文/摄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崔老师,这是鹏鹏从内蒙古邮回来的特产,他嘱咐我一定要亲自送给您。鹏鹏在内蒙古挺好的,他说等元旦放假再回来看望您……”12月6日早晨,肇东市东发中学2017届毕业生苏鹏的妈妈到乡里办事,特意去看望了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崔丽娜,这勾起了崔丽娜的过往回忆。
苏鹏上初一时,父母外出打工,把他一个人留在有精神疾病的奶奶身边。本来需要精心呵护的少年,在面对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要费尽心力去照顾奶奶。有时奶奶突然发病又打又骂,小鹏只能委屈地躲在角落里暗自流泪,彷徨无助日复一日。崔丽娜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予小鹏引导安慰,常将小鹏接回家里给他做爱吃的红烧肉、酱鸡翅,饭后再给他讲解记不准的知识点,并一遍遍与家长通电话,劝其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情况……在老师地劝说下,小鹏妈妈放弃打工,回来专心陪孩子照顾婆婆。在崔丽娜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鹏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心结解开了,成绩也直线上升,顺利考入高中升入大学,现在内蒙古一家国企就职。小鹏说,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崔丽娜老师当年的关爱,每次回家都会专程去看望崔老师,这份师生情一直照耀着他的前行之路。
崔丽娜,肇东市东发中学英语教师。出生于教师世家的崔丽娜,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于2006年走上了肇东市东发中学的讲台,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担任班主任兼英语教学工作,现为初四学年组长,英语教研组长。多年以来,崔丽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
崔丽娜深知农村孩子初中英语要从零教起,面对40多名学生求知若渴的目光,她决心接好前辈的接力棒,培养好一批批学生,让这些农村娃能够走出十里八乡,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加工作第一年,崔丽娜就用优异的成绩让学校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2006年7月期末考试,她所带的班级,以96.7分的英语平均分位列全校之首,高出第二名3.9分。面对褒奖赞誉,崔丽娜低调谦逊,她再接再厉,不断反思教学工作还有哪些不足,哪些还可以改进提升,满脑子都是班级和工作。她无私奉献的工作干劲,让她很快成长为学年组长,率全组同事们用耐心、爱心、责任心躬耕在东发这片教育沃土上。
2013年10月,崔丽娜正带第三届学生时,她5岁的儿子患脑膜炎住进了医院,她在医院陪伴儿子时,心里还惦记着班里的几十个孩子,天天给代班老师打电话,还常与一些家长通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她不在学校的几天时间,班级同学历经了一次成长。一天早自习纪律不太好,小迟同学走上讲台,严肃地说:“老师正在医院陪她生病的儿子,我们却还要让老师操心,我们这样做对吗?我们在不遵守纪律的时候,在调皮打闹的时候,没有负罪感吗?崔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她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啊!”台下的同学们听后鸦雀无声……
儿子康复后,崔丽娜从医院回到学校时,孩子们热情地把她围在中间,小雯一下子抱住了她,小贤赶紧去擦她的讲桌,班里的孩子们盼回了她,他们说好像妈妈回来了。看着纯真可爱的孩子们,崔丽娜眼睛湿润了。把学生放在心中,如母亲般去关爱学生,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燃灯引路,这是崔丽娜作为教师不变的初心。
2011届毕业生鹿瑶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因为家庭贫困,爷爷奶奶又重男轻女,鹿瑶被迫辍学去外地打工。崔丽娜得知情况后很是着急,多次去家访尝试改变家长的想法,并一次次与鹿瑶电话沟通,还给她买了很多的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料。在崔丽娜的不懈努力下,鹿瑶最终重返校园。因为落下的知识点比较多,鹿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去了一所普通高中,但在校期间鹿瑶英语成绩优异,被韩国一所大学破格录取,现在韩国一家公司上班。提起当年,鹿瑶总是心怀感激,她说多亏崔老师坚定支持她上学读书,既改变了她家长女孩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改变了她的命运,否则真不敢想象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从教以来,崔丽娜一直严谨治学,教学成绩优异,考进重点高中人数累计136人,升学率稳居全市农村前4名。其中2017届毕业生宋宁荣获全市农村组第一名,且英语成绩位居全市第一。这届学生中考成绩创造了东发中学的辉煌,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达52人,位居全市第一,其中一半以上是崔丽娜的学生。面对毕业升学的孩子们,崔丽娜既骄傲又不舍,同样不舍的孩子们也常跑回母校来看望崔老师。孩子们上大学了,家长也常征求崔丽娜的意见,她都会耐心地帮孩子未来发展指点迷津。
逐梦杏坛常秣马,乡村执教献芳华。多年来,崔丽娜的工作上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多次被评为肇东市优秀教师、肇东市“双百工程”骨干班主任、绥化市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等诸多荣誉。19年来,崔丽娜在东发这片教育沃土上躬耕不辍,收获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她说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续写她的教育梦想,努力践行她的教育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