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他深爱着这片多情的土地

来源:绥化日报 2024-11-14 字体:

——记绥棱县公安局驻长山镇五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于光涛

  □ 特约记者 逯春生
 

  人物名片:于光涛,1971年11月出生,现任绥棱县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2017年5月起担任长山镇五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驻村8年被村民评为“荣誉村民”。曾荣记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个人嘉奖11次,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被绥化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蜿蜒的努敏河从小兴安岭西麓淙淙汇聚,奔涌而来,流经阁山脚下的这片多情的土地。沿河南岸的长山镇是革命老区,也是绥棱县粮食主产区。这里有个鱼米之乡的五部村,沃野无边,稻浪飘香,民风淳朴。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方式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日渐改变着乡村的模样,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长带着孩子居住到城里,留下了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因灾因病致贫的家庭达到81户。

  落实党中央的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尽快改变五部村这个省级贫困村的面貌,成了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就在这需要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候,有着农村生活经历的他,绥棱县公安局班子成员于光涛和他的驻村工作队来了。一驻,就是8年。在这期间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却自始至终在坚守。

  8年朝夕相伴,8年鱼水情深,8年心系百姓。他肩负着绥棱县公安局党委的重托,脚踏一方热土,满怀一片深情,向一把火炬,以自己的光华温暖人心,照亮希望的原野。

总把老人比父母

  2017年5月12日,还肩负着绥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职责的于光涛来到了五部村,他的肩上又扛起了一个新的担子——五部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主要任务是带领工作队和全局的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摘掉省级贫困村这顶“帽子”。

  参加培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推进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然后和其他2名战友组成工作组正式驻扎五部村。进村走访调查,逐户走访摸底,可他越走心头越是沉重。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深知乡亲们的不易,更为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感到焦虑。

  特别是村里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在五部村,最困难的老人莫过于水田班屯的张希环老两口。

  张希环和老伴都70大多了,还住着40年前的泥草房。一到雨天,房子漏雨,老两口用完脸盆用饭盆交替接水。这一天赶上下雨,于光涛穿着雨衣来到张家,看到两位老人不停地倒腾着盆盆罐罐,也没忘了给他让座,可这破乱的屋子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往哪坐呢。望着老人无助无奈的眼神,听着那他们从心底发出的哀愁,于光涛眼里噙满了泪水。他看了两位老人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了风雨中。

当天,在工作队员的劝说下,张希环老两口暂住别处,以防意外。

  第二天,在村委会和工作队的联席会上,于光涛态度坚决地说,尽快把张希环这户列入危房改造项目,马上上报到镇政府。要是我们的父母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我们该咋办?

  很快,项目落实了。仅用2个月,一栋面积30平方米的彩钢房建成。

  国庆节这天,张家的门前放起了鞭炮,新房子贴上了对联,如同过年一样乐呵的老两口,屋里屋外地搬东西。

  坐在新房子暖乎乎的炕上,张希环的老伴流着眼泪说,我结婚也没住新房子啊,那是借别人家的一铺炕。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新房子,感谢共产党啊!

  驻村8年,于光涛和他的工作队就是以敬畏父母的深情,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着,时时刻刻挂念村里的年迈老人。

  五部村四组老人史先东子女常年外出打工,老人领着孙子、孙女在家共同生活。2019年老人患脑出血,生活曾一度不能自理,这无疑给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于光涛得知情况后带领队员来到史先东家,当场研究帮扶措施。看到老人看病花销很大,决定给他申请临时救助并办理低保。为解决他常年服用口服药支出较大的问题,于光涛还为其代办了慢病卡,缓解了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看到老人平时行走困难,于光涛自费给老人买来了医用轮椅。有了轮椅的支撑,史先东每天在家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自主在屋里屋外活动,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了工作队无微不至的帮助,久病的老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到爷爷日益康复,正在上学的孙子孙女学习更加刻苦了,尤其是孙女彤彤每次在班级都能名列前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着自己过去在农村曾经含辛茹苦的父母,于光涛对五部村的老人格外牵挂。看到村中的老人不能及时健康检查,导致很多小病变成大病,他就及时联系镇卫生院医生每年定期巡诊,免费为老人体检。发现有些老人视力出现问题,他就在绥化请来专业医师给免费筛查白内障等眼疾,在医生的指导下,使患病老人及时得到救治。

  入户走访时看到村中一些老人因年龄太大存在听力障碍,于光涛就从自己工作队办公经费中挤出3000多元,为5位老人购买助听器,使这些老人在与左邻右居交流中摆脱了寂寞的阴影。

       重阳节来临,五部村的老人得到了工作队员的特别关爱。于光涛和他的队员们每到这天都会逐户走访,一份小礼物,一句暖暖的问候,使这些在偏僻乡村的老人们得到了尊重和幸福。今年重阳节当天,于光涛还从县城请来开理发店的朋友到村集中为老人们免费理发,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则上门服务,解决他们的“头顶”大事。

  了解到村中一些老人因饮食不当,尤其是长期高盐高油,导致心血管病多发,于光涛就筹措资金为全村300多户村民免费发放含碘精盐,并在日常的入户走访中逐家科普正确使用食盐的常识,有效预防了地方病及常见慢性病的发生。新年还没到,村里每家每户都收到工作队上门送来的蛇年挂历,上面印有防返贫动态帮扶政策和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常识,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老年人一看就能明白。

  五部村土地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有种自留地小菜园的传统,看到村里老人们从春到秋种下来的蔬菜根本吃不完,都要烂在园子里了,于光涛就忙着找亲戚朋友,还联系企业食堂推销老乡们的“绿色蔬菜”。一秋下来,各家各户或多或少都增加了一些零花钱。

  在老人们住房有安全、吃穿有依靠、就医有保障之后,于光涛又开始想着让村里的老年人动起来、乐起来。于是在县文体局的帮助下,五部村中老年人穿着整齐耀眼的秧歌服,舞着鲜艳的扇子,成立了村里首个秧歌队。每晚饭后在村委会小广场,借着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伴着欢快的节奏,秧歌队员热情劲舞,吸引了全村老老少少,也让身在外地的游子看到现场视频后,勾起了浓浓的乡愁。

  在全镇秧歌会演中,五部村秧歌队还得了大奖。

为孩子铺就灿烂之路

  孩子是五部村的未来,也是于光涛总也放不下的牵挂。进驻五部村后,望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和那一双双渴望成长的眼睛,于光涛又找回了当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感觉。

  爱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也是从乡村路上走出来的那个少年,更因为他内心有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孩子们灿烂成长,五部村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刚驻村时,9岁的留守儿童乐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有年迈的奶奶每天照顾她,本来就有些胆小的孩子变得有些孤僻,平时不爱说话,缺少了同龄孩子应该有的天真快乐。在挨家挨户走访中发现,村里像乐乐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于光涛就联系县实验小学的领导,请来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咨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几次的专业辅导后,孩子们开始逐渐走出忧郁,恢复了活泼开朗的天性。课后,实验小学的老师又与工作队队员们进行交流,针对几个重点孩子研究了专门辅导方案。在以后的日子里,村委会的活动室和小广场经常能看到“警察老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做游戏,五部村的文化活动室里时常会听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脱贫户左春刚的女儿小雨就读于长山镇小学,孩子十分乖巧懂事,而且学习不让家里人操心。可有段时间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于光涛在入户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也和孩子家长一样着急。因为他的女儿在小学时眼睛也出现点状况,还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矫正视力的仪器。他第二天上午就把这台仪器带给小雨,并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进行矫正。一段时间后,他还是不放心小雨的视力问题,就和县医院的眼科主任沟通联系,并亲自同左春刚一起带着小雨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给小雨验光佩戴上眼镜。现在小雨在班级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在她家客厅的墙壁上贴着满满都是奖状和证书,每次于光涛到她家走访,小雨都蹦蹦跳跳地围在他身边,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最近的学习成绩。

  村里的孩子们每年除了盼着过年和父母团聚,就是盼着过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工作队也是每年早早准备,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就把孩子们喜爱的礼物买好了,等孩子们一放学就邀请到村委会,通过现场有奖答题、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玩套圈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意义的节日。于光涛是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协会的会员,他准备好笔墨纸砚,为每个孩子都现场写幅有关刻苦学习、励志成才的书法作品,孩子们都说要把警察叔叔赠送的励志作品挂在家里的墙上,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远离手机和游戏,在寒暑假的时候,工作队还会请他们到村委会的活动室,组织军棋、象棋比赛,一起做跳绳、箜篌运动。每人一份“笔墨纸砚”和楷书字帖,引导他们习练毛笔字,村委会成了孩子业余书法课堂,一撇一捺,队员们教的认真,孩子们学得高兴,有几个孩子还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获了奖。看到孩子乐呵呵地拿着奖状回来,于光涛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孤独中的孩子他们最大的需求是能得到肯定和认可,每个学期结束,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凭着从学校捧回的奖状到驻村工作队那得到格外奖励。精美的书包,印有卡通图案的文具盒,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如同父母在身边一样的自豪。

  2023年9月,村里的高考生王鑫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本院校,作为五部村的“高考状元”,她得到了工作队颁发的证书和奖金。自驻村以来,五部村先后有19名中考或高考优秀考生得到工作队的特别奖励。当孩子们披红戴花走上领奖台那一刻,他们满怀激动,在父老乡亲和驻村工作队员瞩望中,深深地记住了这片土地寄予他们的期待。为家乡争光,不负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这份情愫已深深镌刻在每个学子的心底。

  几年来,驻村工作队为学生和村民捐献了图书,丰富了村图书室的馆藏。购买了乒乓球案子,建了羽毛球和篮球场地,增添了广场健身器械,为村委会购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让五部村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浓郁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改善了五部村的整体风貌,为全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定了基础。

日夜操劳谋发展

       他怀着一份热爱,带着一片深情,脚踏泥土,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路上一走就是八年。原本在公安事业一帆风顺,人生进入崭新的旅程,而于光涛却以强烈的责任心,把全部的心血精力投入五部村这片热土,八年里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始终不能忘记乡亲们的期盼的目光,五部村的长远发展成了他心中最大的事。这些年,在这里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奉献之后的宝贵果实。

  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时刻没有忘记县公安局党委的嘱托,他的工作得到了县委组织部和长山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回想起那些先后和他并肩作战的队友金忠鑫、郑明阳、马晓东、霍宏石、王晓东、马士军、李鹏、刘向东,一个个在风雨兼程中共同奋斗的身影,都会让他感到特别的温暖。

  要改变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并非易事。

  但有了上级支持和团结奋斗的团队,于光涛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入村后,他按照上级要求,着手制定工作规划,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寻找脱贫振兴的出路。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6月,刚刚入驻没几天,于光涛就通过朋友关系,在青岛一光伏生产企业联系,为村委会免费安装一个家用光伏电站,当年发电入网收益除用于村水房子和村委会办公用电后还有盈余。2018年12月在县产业办的支持下,五部村争取到了装机容量422千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当年投建,当年入网,当年达效,从此五部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左右的收入。

  五部村是绥棱县种植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努敏河水自留灌溉培育的水稻品质优良,但由于缺少宣传和稻米深加工企业,导致本地水稻收获后绝大多数都以原粮进行出售,种植户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却没有定价权。思路决定出路,于光涛带领工作队会同村班子大力扶持水稻种植大户向深加工转型,为水稻种植大户王成申办了家庭农场,注册了商标,申请到了低息贷款,上马一套先进水稻加工生产线,年可加工水稻量可达百吨以上,自投产以来实现经济效益50多万元,带动了多户本村脱贫户家庭增收。

  为了扩大五部村稻米知名度,于光涛请来的专业的广告公司,经策划创办了“稻香五部”新媒体公众号平台,拍摄了“五部稻花香”视频宣传片,使五部村的水稻品牌声名远扬小有名气。现在带有“五更米”商标的五部地产大米已经卖到了安徽、大连、呼和浩特等地,于光涛还联系县供销合作社通过线上帮助五部村将大米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为了扩展村民增收途径,于光涛通过个人关系找到了开养殖场的朋友,为村民免费发放了4000只三黄鸡雏,在畜牧局请来专家指导村民养殖和免费进行防疫,由于鸡雏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每家每户的成活率都很高,当年村里养殖户都获得可观收益。

       村民王春玖在外务工多年后,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但苦于资金不足,找到驻村工作队,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于光涛全力支持,为其申请了低息贷款,创建了个人家庭养殖场,通过3年多的滚动式发展,他家养殖的西门达尔肉牛,已由起步时的9头繁殖到现在36头,成为全村肉牛存栏数最多的养殖户。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五部村积累由原来负数变成了现在每年都有40多万元收入进账,脱贫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也由8年前的5000多元到现在的17000元。2018年9月,五部村在全省严格的专项评估检查中退出贫困村行列,贫困人口全部摘帽,没有一家一户一人掉队。

  乡村治理八年来,于光涛带领队员前行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为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队在2021年7月创建了“老马警务室”,队员马士军担任警务室主任后,和其他队员一起调解村民纠纷,化解矛盾,宣传反电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知识,4年来五部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执法、守法、懂法已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动,“老马警务室”成了村民家门口的“110”。

  驻村工作队指导协调“村两委”工作,大力倡导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帮助修订了《五部村村民公约》,成立了全村首个“村风文明积分”超市,定期评选“最美家庭”“孝顺儿媳”“优秀学子”,村民还可以随时凭自己得到的积分到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这一办法极大激发了村民遵守公约、移风易俗、共建和美乡村的自觉性、积极性。全体村民爱党爱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使五部村成为长山镇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标杆。

  从县城驱车在201乡道,30多公里后,来到长山镇北环路,向北穿越一片古柳林带,在广袤的稻田深处远远地就会看到村容整洁、路灯高耸、道路平坦的五部村。

  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为了建设一个民富村强的“和美五部”,于光涛和他的战友以坚实的脚步,留下了太多记忆的足印。

  稻花香里说丰年,五部村绵绵的稻香,足以让他在未来的岁月中久久地回味,同时,也使这名五部村的“荣誉村民”永远都忘不掉那份属于他自己的“乡愁”。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