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保锐 孙晓微 特约记者 段金林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民意工作的着力点,同群众架稳倾听连心桥,方可画好同心圆。”这是庆安县平安镇永平村第一书记王洪星常说的一句话。他担任此职两年多,一直坚持走屯入户用心倾听民意,动情办好实事,百姓亲切地称赞说,“这个书记总是面对面访民情,心贴心解民忧。”因此他也在群众中找到解决难题的“金钥匙”,他到场就是下了场“及时雨”。因此永平村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标杆村、美丽乡村的示范村。
不当耳旁风——真听
王洪星倾听民意从不走过场,装门面,而是一竿子插到底,上门入户坐在百姓炕头、蹲在老乡灶口,同群众聊天谈心。他说,“身到,情到,才能心到,老百姓才能掏心窝的话对你叙说,得到的都是干货。”
王洪星自己这样做,也要求“两委”班子成员都这样做,在班子中开展了“进百姓家门、访百姓家情、解百姓家难”的调研活动。去年开春时,王洪星在前魏家屯碰到一个老农,说话搭讪时老农无意说了句,“屯子里的路坑坑洼洼可真难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就这件事对每个自然屯道路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决定要修好屯子巷道。但没有资金,他就跑企业进县城,寻求多方支援,仅个把月的时间,全村十个自然屯的巷道街路全都变成白色路面。还设置地下排水管网,安装了太阳灯盏,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推进美丽村屯建设,有的自然屯围墙多、违建多、篱笆多,挤占了服务空间。王洪星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整街连片、组团改造”,但在征求村民意见时,村民提出有些古宅古建古来就有,应该进行保护,不能搞一刀切。王洪星觉得这个民意很好,作了“三保留”的规定:对有特色的古屋、古街、古巷保留;对临街的店铺、作坊、餐馆保留;对有考古价值的老树、老井、老祠保留,并加以改造活化,只拆除邻街猪圈、鸡舍、板障、泥墙。这样的改造整合,既化解了各种矛盾,又使整个村屯焕然一新,乡愁古韵突显,受到村民点赞。
不做浮萍草——细听
农民的建议有时零打碎敲,王洪星却坐住板凳,耐住性子,耐心倾听。他认为向群众讨好点子,不能做浮萍草,而要做老树根深扎下去。因此他每逢听取民意,总是认真记录,从不插言,有时村民说话离题太远,也从不打断。
有一次王洪星到姜店屯办事,走到贺爽超市前,贺爽拦住他,说有建议跟他说。贺爽说小广场、小绿地、小花园,应当增添文化元素,不能仅是健身园地,更要办成文化滋养阵地。
王洪星感到这个建议很好,要求每个自然屯要充分利用好“三小”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村民提供精彩的文化生活。对这个要求村班子很快形成共识,开展起三项文化活动。吸纳传统的花棍舞、扇子功舞蹈,开展群众性舞蹈活动,让村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整合本地文化人才,演出传统戏曲、歌唱现代歌曲,展示动画艺术、演示绝活特技,从中受到非遗熏陶;成立红色故事演讲队,选择12名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组成,并由贺爽牵头常年开展故事演讲、舞蹈比赛、政策宣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传统韵味不减,时代气息更浓。
不刮一阵风——常听
农民创造的新经验、新风尚不断涌现,王洪星对村民产生的新愿望、新建议特别重视。他在全村开办院落评议会、板凳建言会、网络征求会等全新载体,做到常听村民新想法,找到解题新办法。
农村的院落都比较大,农民习惯在院落里种植应季蔬菜,摆放家杂物件,如何把院落办得既能观景,又能增加收入,王洪星积极寻找门路。农民在板凳会谈到科技能人郑盛昌以庭院载体种植赤芍,小小的庭院竟然每年收入5000多元。赤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大而艳丽,有紫红、粉红、洁白等颜色,很有观赏价值,而且根、茎、花均可入药,是十分珍贵的药材。王洪星见此喜出望外,及时在郑家召开现场会推广,之后很快在全村发展起种植赤芍的热潮,年均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每到夏秋季节,整个村屯变成了花的海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
过去水稻收割打场以后,农民习惯把稻草秸秆就地焚烧,或者堆放在院落,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村容美化。村里多次下达禁令,要求拉到村外码垛堆放,但是屡禁不止。有的村民就提出利用稻草开展家庭编织作坊。王洪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动员农户买编织机,请巧匠教授,农户纷纷办起家庭作坊,打草帘子、编绳套、织桌垫,干得热火朝天。王洪星又积极带领村屯干部为编织产品广开销路,村民的热情更高,从而使稻草编织成为立村企业。
不抱一棵树——广听
永平村有10个自然屯,分散在各个角落,有的屯离村十几里路,十分偏僻,面对这种点多面广的局面,王洪星为及时倾听屯情民意,在每个自然屯设立民意收集点,建立民情登记账,成立问题信息员,从而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第一线解决,工作在第一线落实,激发了村屯干部雷厉风行真情解难题、热情办实事的作风。
今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魏家屯信息员通过微信报告说,道上的路灯杆倾斜,会造成漏电。王洪星得到这一信息,立即带领村干部赶赴现场,发现灯杆是新埋设的,由于雨大松土沉淀,才造成灯杆倾斜歪倒。为遏制此类情况再度发生,他协商县自来水公司出资,快速购来水泥、沙子和碎石,对所有灯杆浇铸了混凝土底座,确保灯杆牢固。对此王洪星深有感触地说:“对于突发状况,村干部就是要及时倾听民情民意,解决问题贵在抓苗头、抓细节、抓倾向。”
永平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留守独居老人也多,有的还是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存在许多生活困难。王洪星和村干部时刻把这些老人的困难挂在心头,为他们更多细心暖心服务。为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王洪星提议开办了“共助体”,开展起争做“关爱老人的好邻居、帮扶老人的志愿者、倾听心愿的知心人”三项活动,帮老人购物品、做清洁、拉家常,把普惠兜底养老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