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古镇白霓桥

来源:绥化日报 2024-08-19 字体:

程应峰

 

  白霓镇,因桥而名。大市河淙淙潺潺,穿镇而过,相传一位叫熊白霓的人,修了这座石拱桥方便路人过河,人们为了感谢他,便将该桥命名为白霓桥。后来,这里便以桥为起点开始聚集成古镇,便是白霓镇。据《崇阳县志》记载:“白霓古桥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初名白泥桥,嘉靖40年(1561年)重修,改名白霓桥,已历明、清、中华民国600多年历史。”

  白霓镇位于鄂南三县中心,处崇阳盆地东缘,东边与江西接壤,南与湖南岳阳相望,北连咸宁、武汉,西邻赤壁。武汉至湖南长沙的106国道、崇阳至江西修水的省道交汇于此;高堤、大市两河穿镇而过,汇入长江,自古是崇阳县东部交通枢纽,周边乡镇物资集散地。

  白霓镇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1977年,白霓镇出土的商代铜鼓,据专业考古人士考证,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成为崇阳古代文明的象征。1979,在该镇出土的兽面纹提梁卣更是青铜艺术瑰宝。建于后唐和宋代的崇阳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石枧堰、远陂堰,至今已越千年,仍灌溉着万亩良田,瀑布飞流,气势壮观;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陆逊曾屯兵金城山;清朝晚期,太平天国将士与清军血战歇马山。

  建于明清年间的石板街,见证着白霓古镇久远的商贸文化。明、清以来,当铺和各种商号、大小手工业作坊、商贩摊点、交易市场均集中于此。当年,白霓是长沙至武昌的古驿道必经之地,这条石板街正是驿路的通道。再加之大市河穿过石板街东头,流入陆水河,汇聚于长江,水运也十分便利。清末民初,三省交界的白霓镇成为各种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出产茶叶、乌臼油、羊山纸、稻谷,还有江西一带的桐、茶油,从这儿装船运往武汉,然后换回糖、盐、布匹及一些生产、生活必需品,除供应白霓镇本地之外,还远销通山与周边的湖南、江西等地,成为重要的商贸集镇。

  白霓镇物品丰富,商人诚信经营,受到附近江西人青睐。清代诗人沈哲卿曾赋诗描述当时的情景:“城中多共远高栖,办得苏杭百货齐;十字街头人济济,高楼铺面属江西。”至今,逢年过节,依然有许多江西人赶到白霓镇来购置商品。

  如今的白霓镇,尚存的一条石板古街,街道大部分还保持着原样,白墙黛瓦,雕栏画柱,檐牙高啄,古朴典雅,巷道曲折,尺度宜人,铺面一个接一个。这里有青石底、马头墙、斗共檐、板门店、朱漆柜、深天井……在清末民初,这条长350米、宽4米的小街,竟有300多家商铺和作坊。有民谣传唱至今:“白霓街、白霓街、麻花馓子摆不开”。地方志显示,这一条古街的300多户商铺中,有10多户麻花馓子店,那油炸麻花馓子的油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白霓麻花成名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来到崇阳的人,大抵都会带一些白霓麻花作为馈赠礼物。对白霓古镇的麻花,苏轼《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扁佳人缠臂金。”

  青石条铺成的路面,早已被飞逝的光阴研磨得凸凹不平,街道两旁静静伫立的古老商铺,虽是沧桑满目,却依然安详。铺门上曾经鲜艳的朱红色,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变得晦暗,但透过这些厚实的木门,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喧嚣与繁华。穿过古香古色的石板街,在街口寂然横卧的那座石桥,便是标志性地标白霓桥。

  白霓古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清京剧名伶米应生,白霓麻石米家人,为京剧创始人之一。源于白霓民间的长篇叙事史诗《钟九闹漕》,作为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为崇阳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加了至关重要的一码。《钟九闹漕》又名《闹钱粮》。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记载:“1841年,湖北崇阳白霓严垅的钟人杰聚众数千人起义,自称‘钟勤王’,并竖起都督大元帅红旗,次年战败被杀。”该长诗取材于真人真事,叙述了这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结构严谨完整,语言朴实优美,具有极高的史学、艺术价值。

  传说中的崇阳民间“提琴戏”,就缘于白霓古镇。当“提琴戏”以上古之音进入当地人的生活,在古街巷不绝缭绕,属于他们的生活便有了特别的韵律、滋味。在一阵阵远远近近独特的琴音中,一对对恋着爱着的男女,在琴声里有腔有调走心的模样。他们在琴声中凝视,浅笑,对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陶醉在一份满满的快乐和幸福里。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