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特约记者 张自峰
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主动健康示范城市、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农业农村局、久胜镇、庆和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12个,获得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秀组织奖,创建龙江民居市级试点村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1个……近年来,庆安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高位部署、全力推动、重点突破、创新谋变,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产能和质量,擦亮“庆安大米”金字招牌,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传统农村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跨越。
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 推进高质量发展
“大家不用着急,这次主要是有几家米企要和咱们合作社签订定向种植和收购合同。”2月18日一早,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会议室里,负责人李敏与合作的水稻种植合作社以及种粮大户代表们谈得热火朝天。中心今年效果最好的是试种的X56品系,实际测产亩产平均在1320斤,实现既优质又高产。大米加工企业主动上门预订大米,其实,试种产品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大米加工企业为什么纷纷上门收购,这么有“信心”呢?答案就在,庆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推动水稻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稻田的“芯”愿景。
近年来,庆安科学制定产业规划,聚焦粮食安全主线,推动水稻制种产业行稳致远。制定了《水稻制种大县项目2022年工作实施方案》和《庆安县水稻制种大县建设发展规划(2022—2025)》,全力构建以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等企业为主体,以种植基地为依托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推动种子全产业链发展,让良种更好造福于民。
“我们培育研发的几个系列稻种仅在黑龙江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庆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彦威介绍,庆安县已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制种大县。2023年,全县共繁育水稻品种70个,其中自主培育品种56个,水稻良种繁育面积13.5万亩,完成新审定品种19个。
以美丽乡村为抓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现在,路都通到家门前!这些生活垃圾还有人定时清理……”在外打拼多年未曾回家的庆安县同乐镇同乐村村民徐先生说起村里的变化,如同打开的话匣子停不下来。
“我们村还被评为乡风文明试点村了呢。”徐先生略显骄傲地说。
同乐村只是庆安县众多美丽乡村中的其中一个。
“现在我们看到哪家哪户院子不干净,门口清雪不清理,垃圾随处乱扔的,已经不再紧盯着当场清理了。一般都是手机拍个照,让村里通知到户主,找个时间清理干净。”在大罗镇村东山村,由于村内人居环境的改善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村民争相参加到村风文明建设中,在自觉维护生活环境的同时,纷纷加入村内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卫生清理队、绿化美化队等队伍中。“在做好自家卫生的同时,我们承担起五保户等门前环境卫生的清理任务,就是要把这种良好的生活环境永远保持下去。”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李旭东说,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民人人有责。
庆安县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结合乡风文明试点村镇等创建,广泛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评比,不断提高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居住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12个,获得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秀组织奖,创建龙江民居市级试点村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1个,2023年庆安积极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人居环境达标村56个,占比达60%。
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 奋力建设宜居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2023年庆安改造升级商业街东段、钢厂路等7条生活路,新建口袋公园1处、便民市场2处、园林景观雕塑2座,改造老旧小区22个。实施污水再生利用项目,改造供热管网0.85公里、排水管网31.9公里。禁毒教育基地落地建成,县人民公园改造完成,柒源小区充电桩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三中过街天桥等纷纷投入使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生活剪影,透露着庆安高质量发展的温度和速度。
“快来,快来,老李!现在就差你,今天是太极拳班年后第一课!”2月18日一大早,年味还没有散去,在庆安县安泰街道庆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太极拳室内已经有不少老人来等着兴趣班开课。
庆和社区位于庆安县城东南部,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按人口划分为20个网格,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3827人,占总人口数26.76%。近年来,庆和社区按照“党建引领、紧贴标准、链接资源、优化服务”工作思路,细化深化为老服务项目,探索为老服务新模式,建立健全老年友好型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辖区老年居民铺就幸福底色。社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命名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城市发展不单纯是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多方面全体系去建设。未来庆安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项目化推进民生实事建设,推动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可持续,以建设高品质民生绘就群众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