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绥化日报 2023-12-21 字体: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

陈晓辉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这为龙江的全面振兴提出一个新思路。目前,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破解这些难题,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总量充裕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要求。适度的生育水平是保持人口总量充裕的基本前提。近几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持续走低趋势。为提高生育水平,我省积极推动落实生育政策,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探索灵活的生育津贴制度,制定多样性差异化的优惠方案,提高生育积极性;切实减轻生育抚幼压力,发展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支持开办社会性托育机构。

  要稳定和提升生育率,一是努力加大生育群体的稳岗扩岗支持力度,保障生育群体有用于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的时间与经济条件。二是保证生育女性在就业领域不遭受歧视,维护其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三是解决生育群体中独生子女面临的养老与育幼的双重压力。

加大留人引人力度

  素质优良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几年为了留住人才,我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其中“人才振兴60条”在以往基础上创新人才管理、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实施一年来取得明显效果。

  目前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等难题仍是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吸引各类人才,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一是让人才有归属感。在人才培育、引进、精准化服务、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使人才在合理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对一定层次的人才在购房、子女教育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二是让人才有成就感。帮助人才走向一线,让人才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三是让人才有获得感。在研发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让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

加强银发人力资源利用

  结构优化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当前,我省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这意味着青壮年人口比率降低,劳动成本上升,社会的养老压力增大。当然,老龄化不仅会带来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机遇。开发利用受教育程度高的老龄人力资源,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领域。

  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一是充分发挥高校、企业退休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人才的作用,帮助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二是着力发挥好老高级农艺师、畜牧师等农业领域老专家的技术优势,大力服务乡村振兴。三是充分发挥老医师的专业特长、经验优势,全方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务巡诊等活动。四是鼓励银发人才通过讲学、培训、专业指导、师徒结对等方式,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顺应人口流动规律

  分布合理是高质量人口发展的重要要求。实践表明,在地区发展中往往有产业随功能走、人口随产业走、公共服务随人走的规律。要稳定或提升边境人口,一要帮助边境县市和小城镇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积极发展边境贸易、边境旅游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在边境城市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居民生存发展能力。二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边境地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加强边境村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三要吸引部分外流人员返乡。实施更有力的护边补助等支持政策,让更多的人主动留在边境。四要加强边境地区人口问题的评估研究。分析预测边境地区人口变化状况及趋势,切实保障边境地区人口的合理布局与合理增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发展特色文旅促进兴边富民

杜玉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更好地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文旅爆款”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文旅市场的火热见证了中国经济释放的澎湃活力。黑龙江地处我国最北最东,区位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以特色文旅赋能边境旅游,谱写龙江兴边富民新篇章,成为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径。

拓展特色文旅新业态

  黑龙江地处中俄边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文旅资源富集,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文旅消费的提档升级,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为龙江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充分发挥黑龙江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充分展示龙江特色文旅新形象,精心打造冰雪游、民俗游、红色游、边境游等特色鲜明的系列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应丰富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业态,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创新为文旅经济注入内在动力。

  应聚焦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工业文化、冰雪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文旅融合特色,开展体验日、艺术节、文化周等特色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将地域文化展示与特色旅游活动融为一体,展现龙江悠久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生机活力,打造龙江文旅融合新名片。整合黑龙江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努力开拓研学、康养、自驾露营、赏冰乐雪等旅游新模式,推动房车营地、特色民宿、研学基地、文化小镇等项目与乡村振兴、特色农业相融合,开辟独具龙江特色的文旅新赛道,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开辟兴边富民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漠河市北极村时指出:“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兴边富民绝非一日之功,打造可持续的文化生态,是事关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只有精准挖掘地域特色,通过特色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将边境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才能促进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

  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双向互动,积极打响龙江特色文旅新品牌。通过打造文旅品牌提升边境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市场吸引力,将黑龙江的四时乡村风光、民族特色风情、体育休闲风趣、地道美食风味、厚重人文风韵等旅游资源与特色产业进行融合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为游客带来文旅融合全新体验,用特色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龙江文化记忆。努力拓宽旅游业态,推广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农产品、网红打卡地等创新文旅消费形式,形成特色景区联动、住宿场景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文旅融合模式,让龙江文旅实现“跨界”“出圈”,推进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兴边富民。

擦亮龙江文化新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指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黑龙江打造特色文化新优势,借助独有的冰雪、民俗、生态、边境等文化资源,鲜明展现龙江特色文化背后的龙江故事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要做优文化生态链,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向特色文化要答案,深挖可供活化转化的文旅资源,打造龙江特色文旅品牌。推动龙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深度挖掘龙江文化内涵。

  提升特色文旅新业态带动力,倾力打造全新文旅文创产业链。创新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提档升级。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站、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小而精的创意文化活动,依托不同地域的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演艺节目、特色饮食和特色节庆。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建设,把龙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纳入旅游线路,推广“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动农商文旅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龙江特色文化旅游,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探索将文化资源、冰雪资源、森林资源、民俗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动能,充分挖掘龙江文化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依托国家对东北振兴、兴边富民、沿边开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进一步解放思想、重塑文旅、赋能发展,为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文旅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用调查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巩茹敏  齐佳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主张

  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体现了唯物史观最根本的价值判断。一方面,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就是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只有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人民史观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调查研究的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紧扣群众路线。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在调查研究中给予尊重回应。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更满意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等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勤于开展调查研究,在破解难题中赢得人民的信赖与支持。

  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升执政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这就迫切要求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抓住东北全面振兴的机遇,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契合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一方面,调查研究彰显了内因层面独立自主的实践活动,突显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调查研究这一实践活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中,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宏伟历程中,党始终把调查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的发展变化的观点。一方面,调查研究需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调查研究中体现守正创新的“守正”。另一方面,调查研究需要在社会变革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实践永无止境,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以推陈出新的勇气洞察事物的发展态势,找到谋划长远的突破方向,体现守正创新的“创新”。

把握问题导向的基本方法

  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目标指向。一方面,调查研究的前提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对于龙江而言,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是一项宏大体系,既不能不重视这一体系的整体性,又不能没有重点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调查研究要勇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也就是说,龙江振兴向纵深推进过程中涵盖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现实中从未碰到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攒的深层次问题等。基于此,调查研究必须敢于正视、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组织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同强化宗旨意识、呼应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打实地研究提出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马克思主义联系观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一方面,调查研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看待把握问题。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强调事物和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普遍联系、互为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开放大学,本文系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宋成鑫   张朋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并指出要把资源、生态、科研、产业和区位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我省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厚植龙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循环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整合龙江科技创新资源,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奋力攻克绿色低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推广储能、氢能等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共享与合作。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格局。立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稳定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在我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步伐,全面提升龙江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现生产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有序推进传统产业优化重组和集中集聚,构建绿色低碳转型效果明显的龙江产业集群。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结合我省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构建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绿色经济发展新形态。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我省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转型,不断强化农业科技与创新,奋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调整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低碳农业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合理布局种养业发展重点,推进龙江农业实现效率、和谐、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循环理念,聚焦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龙江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智能化地块检测、智能化植保、农产品追溯系统等技术,使资源得以高效集约利用。释放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天然富硒等生态资源潜能。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推动“云农场”建设,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联网、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化肥农药减量化机制,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扩大“以旧换新”回收废旧农膜的面积和力度。发挥我省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优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保护性耕作,引导因地制宜轮作休耕,提升黑土地保护效果。

谱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作为全国重点林区,我省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将得天独厚的天然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龙江高质量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加大造林绿化工程投入,实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守护好龙江森林、草原、湿地等原生态风貌。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认真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量,增强龙江森林碳汇能力。抓好森林的保护与监管工作,推进“互联网+”防火系统一体化,通过卫星监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来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扎实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早行动、早预防”工作原则,建立网格化防治体系,有序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调查,确保龙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多功能性的健康发挥。

  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下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掘龙江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的潜力,创新“森林经营+产业发展模式”,做好低产低效林改造。按照“宜种则种”的要求,积极发展林粮、林果、林药、林菌、林菜、林下养殖等林产业。依托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四季分明的气候优势,发展别具一格的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推动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旅游、林下康养的发展新格局,使林下经济发展成为拉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