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
安达素有牛城之称,安达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安达人,对牛街是再熟悉不过了。远望着平平坦坦、宽宽敞敞的黑色路面,路两侧高高的路灯、繁锦的花树和姿态各异的石牛,脚下踩着黑白花奶牛图案的花岗岩人行道板,心中便不由生出几分对牛的敬畏和尊重。
从火车站前那高大宏伟的牛门开始,至高速路口这端巍峨高耸的花岗岩铜雕市标。似乎那“299”头石牛正在南腔北调地哞哞叫着,“999”块牛图石板也跟着鲜活起来,街面上萦绕着烟火味,飘荡着奶油香,与夕阳的余晖一起描绘着奔牛图长卷。
眼前与牛街交汇的每条街道,被旅游观光车一条一条甩在身后。而它们早就更名改姓了,并与“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游告诉我们,十几年前小城昵称改为牛城,主街正阳街改为牛街,铁路街、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五道街、六道街、七道街、八道街、九道街、十道街、十一道街,分别改成拓荒牛路、牛市路、汗牛路、金牛路、敬牛路、神牛路、牵牛路、荷斯坦牛路、孺子牛路、奔牛路、耕牛路等,但南一道街、南二道街,北一道街、北二道街等,则仍使用原有的老名字。
北京有条牛街,南京有条牛街,新疆克拉玛依有条牛街,纽约的华尔街也有条牛街,虽然这些牛街论底蕴都要比安达牛街的历史悠久,举世瞩目,可安达牛街要比国内外牛街的长度都长,规模都大,现代感更强。牛街东西朝向,贯通城区,宽敞平展,起点为火车站前的牛门牌楼,终点为高路桥旁的市标雕塑,全长约6公里。在牛街两侧隔离带花木丛中,每隔二百多米便设立一尊花岗岩石材雕刻的石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头石牛旁,立块抛光石,刻上牛名和简介。共299个石牛。牛街两侧人行道石板铺到商铺台阶,隔一定距离搭配一块黑白花奶牛图案的花岗石板,南北两侧共999块石板。与牛街交叉的南北朝向的12条道街,每条道街的名字都体现出“牛城”的特色和韵味。
安达的名字,源自于满蒙两种语言,蒙语意为“朋友”,满语意为“宾客”,亦有安康顺达之意。1906年清光绪在该地设置安达厅,1913年安达由厅改县。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安达撤县设市(县级)。
牛街,是聚世界牛文化于一身的街道。牛街起点是牛门牌廊,我眼前这座高大、宏伟、壮观的石门雕塑,造型由牛的形象元素抽象构成,神态各异的小牛雕图案,精致地镌刻在整体建筑风格上,虚实呼应,流畅自如,似一头劲牛在眼前奋蹄奔腾。牛门的设计含有东方建筑的稳重、古朴元素,又揉进西方雕刻轻灵、质感的艺术。观光车穿过牛门便正式进入牛街了,那全长6公里宽阔平坦的道路,集休闲、购物、旅游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展示安达牛城和牛街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牛街两侧站立的299头石牛。各种各样的牛,栩栩如生,神态自如,其忠厚、温顺、勤劳、任劳任怨的品质,让牛城人对12华里的牛街和“299”头石牛、“999”头黑白花奶牛石板产生敬畏之情。安达的城市市标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雕刻艺术家设计的,主体由一座山石构成,采用铜铸造的九头健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劈山而冲,形成两只巨大的金色翅膀,象征着安达的腾飞;而翅膀高达21米,则象征着21世纪;九头牛的冲劲,寓意着“九牛拉坡、个个使劲”的精神;正面题为“不用扬鞭自奋蹄”7个铜字,是牛城人的性格和理念。
其实,牛街曾多少次牵动过我的心。早些年的一个秋天,我表弟景志从碾子山来安达看我,我便陪着他选了个“板的”逛完牛街。虽然交通工具原始些,但让我们触摸到牛街文化的悠远脉搏。我们从牛门进入,到市标返回,慢慢悠悠地走,仔仔细细地看,除市标、牛门和石牛外,还有4组微地型群牛扯住了我们了前行的脚步。在市标西侧不远处,由多头石牛雕塑而成,高3.8米,长30至35米,寓意分别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其造型通过象征团结的重叠平行线、开拓奋进的斜线、标新立异的跨越弧线和波浪式推进的流线,表现牛城人思想解放、再创辉煌的发展远景,其造型凝练,表现稳重,使作品具强烈的冲击感,无比的震撼力。那栩栩如生的石牛,分明就是一条街的石雕博物馆。
安达在建国后引进了荷兰黑白花和北京黑白花种公牛,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选种、杂交、繁育,于1982年便产生了中国北方黑白花奶牛,由此安达为中国奶牛优势品种——中国荷斯坦牛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于1997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奶牛之乡。
安达,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位于哈大齐黄金走廊的重要地段。黑土肥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那天傍晚,我记不清这是多少次走完6公里牛街的全程了,便扳着手指认真地计算着牛街的年龄。从2004年到2022年,已经18个春秋了,牛街始终承载着安达腾飞的重荷。特别是惠民政策的春风吹过,给牛街又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让整个牛城的精神面貌都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