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乡村看变化系列报道(21)
新华乡:强农兴工促商贸 依托优势抓振兴
文/摄 潘成军 全媒体记者 孙曙光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铁律。近日记者走进北林区新华乡,看着大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瞧着绥兰路、绥望路两个项目带上蓬勃兴起的工业企业,望着车流来往不断的商贸物流企业,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铁律的理解,也自然知晓了2021年新华乡全乡社会总产值突破6.6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044元、增长8.1%的缘由。
位于北林区中西部的新华乡紧邻市区,虽是农村乡镇,但由于近乎属于城郊,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些年,我们乡在抓发展促振兴上,主要就是依托地域优势,借力发力,以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为先导,以壮大工业经济为目标,以繁荣商贸物流做基础,上项目,谋发展,提升群众福祉。”新华乡党委书记王连庆向记者介绍了近些年新华乡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新华乡加大了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的力度,使以棚室瓜菜、露地黄豆角、黏玉米、烤烟等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6320亩;生猪、肉牛、鹅禽饲养量分别发展到12万头、1万头、50万只,规模化养殖厂发展到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85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5.8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万亩;千万元以上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个,大型农机具发展到30台(套)。高标准打造的新华村玉米示范园区,成为全市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和引领发展的旗帜。先后承办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建等领导都曾来新华乡玉米示范园区调研黑土地保护利用,让新华乡上了央视、名扬华夏。
农业稳了,就要向工业要富裕。新华乡党政一班人瞄准适于本乡实际的工业企业,推动全乡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在沿绥兰路、绥望路两个项目带,将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45家,其中规上企业达到3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有了工业,商贸物流业不能缺少,新华乡采取措施促进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到15家、电商3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0家,增长10%。
乡兴村美,经济发展的成果,要让群众享受。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也是新华乡党政一班人手头的重点工作之一。新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勇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新华乡下大力气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搞垃圾清理清运,大上临时粪污收集点,完善常态化保洁机制,升级乡政府广场设施,整体环境面貌实现跃升。在环境整治的同时,新华乡加强了乡村文明建设,强化农民素质教育,制定村规民约,促进民风好转。
据李勇介绍,新华乡将2022年确立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从年初以来,全乡上下集中精力在引资上项目上发力,壮大新型工业。在上新产业项目拉动发展上,依托乡内现有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推动项目总量升级、结构升级和质量升级。重点依托中能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依托金事达推进科技成果创新,力争更多好项目落户新华。在发展小微项目促进发展上,则坚持抓大不放小,注重从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填补和延伸着眼,发展和培育一批互动型、协作型、配套型小企业,形成小规模、大群体、专精特新发展格局。同时在调优调强上发力,升级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宣传引导农民重点研究销售环节,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快速转变,解决优质不优价问题;在绥兰、绥望路沿线的新华、六排、三发、五一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鼓励、引导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经验的农户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和储运,在冷链物流、冷鲜存贮上下功夫,防止盲目种植带来风险;按照全区打造窗口农业示范带的要求,在绥兰路打造了一处玉米示范园区,在绥望路新建了一处大豆示范园区,起到更好的示范引带作用。进一步培育经营主体,以培育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重点,全面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进土地托管。依托新华村农机合作社和乡内8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不断扩大托管面积。
平川一望三千里,万顷碧浪化金风。伴着清爽的秋风,走在新华乡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和着黑土地上发展主旋律,为这丰收的季节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