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半山品茶

来源:绥化日报 2021-10-18 字体:

暮小栖

  世间万物,皆有所养。草木发于幽野,泽雨露而青翠欲滴;身心居于茶室,饮一杯便得滋养。常喜欢和三五知己围坐一起,泡上一壶铁观音,悠闲地谈古论今,陆羽、苏轼常是绕不开的话题,窗外的一阵风、一片云、一朵花、一株草也仿佛端坐身旁围观。

  尤爱在雨天,听几个古朴的杯子交响,三五友人谈心论道,似是七贤游于竹林,皆以茶人身份自居而乐。

  除却凡尘带来的疲惫,徜徉在茶的天地间,那份禅茶给予心灵的透彻,三五知己交谈甚欢的灵魂的足音,与放浪形骸自由追随让身心灌以清泉、流水。站于山地草木间,那难以望眼欲穿的竹林、山地,似行云如水的琴音闲散开来。

  当木雕的阁楼撒下清晨第一缕日光,我知道手中的杯盏已经染上了被时光晒软的心情,该研磨写字,低头读书了。

  映入眼帘的是郑板桥的《墨竹》:“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面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此身心于清风静响中也。”

  一张宣纸,一味门道,清时有味,闲时有友,梨园百辈,烹茶戏墨,如此闲寄浮生,倒也如了板桥先生的“竹石气质”。

  时逢秋日,山中绿如荫,窗外雨连珠。约友进山,路途下起小雨。正苦恼山路易滑,友人见之,言:“不如就地而坐,一场秋雨一杯茶,半山听雨正相欢,多好的一场雨啊!”不觉为友人且陶陶、乐尽天真的雅兴和胸怀所折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随即说道。

  垒一石头小灶,席地而坐,当一芽嫩叶,遇见山中第一颗露水,好像潺潺不绝的溪水旁王维在歌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坐在半山坡上,与友谈及蒋捷《虞美人·听雨》一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静静地听雨,不去想纷繁的往事,任雨湿了青衫,落红了花香,叠翠了竹林。豁然间,这不安的心,也慢慢随着雨落沉淀了下来。

  心无尘翳,花身雨下,一杯清茶,历经涂炭,终悟得人生不必嘈嘈如急雨,自性清净,从容行事就好。

  春天!春风钻进白居易的诗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星星之火,有了春风吹拂,便可有燎原之势。她也在朱熹的《春日》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风儿轻轻地来到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静谧的夏夜,月儿悄悄离开了树梢,都惊动了小鸟。更别提微微吹动的清风,夏蝉又被风儿挠痒痒了,吟唱起歌谣。秋天!秋风萧瑟,一片寂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里,秋风寄情,凉凉悲伤,令人感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风声低吟,情亦徘徊!秋风在“诗人皇帝”李煜《虞美人》的伤叹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情此景,是感受李煜对民众的凉薄,还是惊叹他的诗意天纵呢?冬天!东风凛冽,吹入爱国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便寒风刺骨,可是作为爱国的陆游,梦里仍旧有着一个征战为国的梦。

  风穿越时光,拨动历史的琴弦,展开文化的卷轴,吟诵传统的教化。孔传:“明其为善,病其为恶;立其善风,扬其善声。”善风当立之于社会,教化万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便提倡民众,自然界的声音要吸收,也要关心时事,要为国准备干一番事业。麦家的《风声》,小说横空出世,拍成同名电影,开启中国谍战元年。抗日战争时期,先辈们战斗在敌人内部的艰险,如同风声一般,刺骨,惊醒后人!

  翻开书籍的浩瀚之海,吟诵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时光的无垠里,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