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望奎美丽庭院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绥化日报 2021-09-08 字体:

  东北网绥化9月8日讯(王颖) “咱家种的瓜是农科院专家培育出来的品种,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吃起来可真香甜爽脆呀。”

  “自家园子里能赏花闻花香,还能卖钱,这是多美的事儿啊!”

  近年来,望奎县广大农民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增收致富的途径,农民们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闲置土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大棚瓜结出致富果

  走进火箭镇正兰四村王二大棚香瓜种植基地,一股瓜果的清香扑面而来,一株株绿油油的瓜藤上结出了硕果,务工农户正忙着采摘香瓜,大棚内一片生机。王二大棚香瓜素来以皮薄、含糖量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

  提及瓜的香甜,王景义特别自豪:“我们用的肥料都是自己家专门备的,咱家这是绿色有机、生物有机肥拌的,瓜出来非常壮实。”他说道。

  “我经营大棚已经十多年了,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雇用周边村民到这里来打工,给他们增加些收入。大棚里的瓜下来以后送到各大超市,经济效益还行,挺可观的。”

  通过政策扶持和王景义多年来的精心管理,王二大棚香瓜逐步发展壮大,真正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尝到庭院经济甜头的王景义又在自家的田地里新建起一栋香瓜大棚,如今三栋香瓜大棚每年可产香瓜15000余斤,年均增收达7万余元。王景义在增收致富的同时,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务工岗位,带动大家稳定增收。

  看着眼前的棚室,王景义的目光充满信心,他坚信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

  荷兰菊“开”出幸福花

  “我们从2014年开始培育宿根类花卉,县城内街道两边的花卉都是我们培育和栽种的。宿根类花卉便于管理,一次栽植可供多年欣赏。”望奎县先锋镇厢白五村村民冯金柱说。

  冯金柱是绿康园种养业家禽农场的负责人,他看准城市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给花卉市场带来的良好前景,7年前开始培育种植绿色花卉,目前,农场40亩花卉苗圃培育种植的花卉、花苗陆续进入花卉市场开始销售。

  花卉种植和装罐工序用工量大,冯金柱有针对性地雇用附近的村民和留守老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我们这里用工量大,所有的花卉都要拉土、人工装罐、人工下罐,还需要除草。100万杯大约需要7万元人工费。”冯金柱介绍。

  相对于传统的大田种植,花卉培育种植市场前景好,回报率高,利润丰厚。

  冯金柱介绍:“就经济效益来说,种玉米每亩收入200元左右,但是种植花卉每亩收入2万多元,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良好的发展前景,坚定了冯金柱进一步扩大花卉培育种植规模的信心。

  冯金柱下一步打算与省内外多家绿化公司签订订单、扩大规模,在青望路路南建立实验基地,把哈尔滨的绿化公司引进来,用他们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指导、保障。同时为各家绿化公司定向培育花卉,大概100亩地1500多万杯。

  溜达鸡“溜”出火红日子

  在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的一家养殖场内,饲养员正在给小鸡喂食,田间林地,到处都是自由自在的溜达鸡。

  这家名为望奎县启顺生态养殖场的老板叫李成启,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村里的帮助下,她开始养鸡,这些年来已经小有规模,目前养殖场存栏1万只。她的溜达鸡远近闻名,效益也越来越可观。

  “公鸡当年就出栏了,母鸡用来产蛋。种蛋能卖到两元一个;笨鸡蛋能卖到1.5元一个。养殖场一年去了成本以后,能赚30多万元。”养鸡,改变了李成启的生活。

  养殖场规模扩大后,李成启便雇用村里的村民来打工,并教他们养殖经验和技术。“去年,村里面有七八个贫困户在这里打工,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后来这些贫困户也学着自己养鸡,效益现在也都挺好的。”

  养鸡,不仅让李成启自身实现了由贫困户到小老板的转变,她还带动着更多的人走向致富路。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