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难忘童年的红色电影

来源:绥化日报 2021-08-09 字体:

童喜

  傍晚,小区里突然热闹起来。社区工作人员在健身广场旁边搭设幕布,看样子打算放一场露天电影。我走过去问道:“这是放什么电影?”“《铁道游击队》,七点钟开始,过来看吧。”“好的。老片子喽!”嘴上说着,思绪已经飘回遥远的童年。

  我小时候的村庄,物质、精神生活匮乏,一场露天电影能让我和小伙伴们快乐很长时间。寒暑假期间,乡下放映队在各村轮流放露天电影,到哪个村,哪个村就提前准备。每次放映队到村里,全村都欢天喜地,大人赶紧把手头的活儿在天黑前安排好,同时派小孩去通知邻村的亲戚过来一起看。放电影这天还有一桩好事,就是大人会做一些烙饼呀、包子呀、麻花呀之类的好吃食招待放映员和来看电影的亲戚,小孩子们也跟着沾光。

  记忆中,我看过的露天电影几乎都是红色影片——《地道战》《地雷战》《林海雪原》《三毛从军记》等等。这些电影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厚鲜明的人物形象、积极昂扬的主题思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情节至今记忆犹新。

  我看过的第一部红色电影是《小兵张嘎》。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夜,我和小伙伴们坐在操场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银幕,看到与嘎子相依为命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下,我们流下愤怒、伤心的眼泪;看到嘎子历尽艰险、找到八路军队伍,当上一名小八路军,我们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嘎子跟小伙伴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理,偷偷跑去堵胖墩家的烟囱,我们哈哈大笑;看到嘎子配合侦查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机智勇敢,我们替他高兴;看到八路军攻打鬼子的岗楼,他里应外合,消灭了敌人,救出老金叔,替奶奶报仇,我们一齐叫好。有一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的聊天主题就是这部电影。我们模仿影片中八路军和鬼子打仗的场景,模仿嘎子的口头禅:“别看你现在吃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聪明淘气、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小英雄张嘎子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偶像,在我心中种下爱国爱家、勇敢无畏的种子。

  观影经历最曲折的一次是看《闪闪的红星》。那次,我眼巴巴地盼了一整天,谁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放映泡了汤。我失望透顶,扒了几口饭就上炕睡觉了。一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好不容易放了晴,得知放映队要到邻村放《闪闪的红星》。邻村离我们村有五六里地呢,不过我知道有一条小道可以抄近路。我和几个小伙伴商量好,吃过晚饭,拿上手电筒,悄悄出门,抄小路跑到邻村。到了地方,幕布前已经坐满了人,不过不要紧,我们爬上大柳树,看得清清楚楚。坚强勇敢的潘冬子,在闪闪的红星的照耀下,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吊桥,切断还乡团的后路,迫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运给八路军游击队;他沉着应对胡汉三的试探和盘问,配合游击队取得战斗胜利。最终,他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我们的心随着潘冬子的命运而起伏,时而紧张、时而伤心、时而愤怒、时而欢庆。电影放完后,我们还久久不能平静,回家路上,我们握着手电筒一边走一边唱“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惊动了树枝上的小鸟,引得灌木丛中的萤火虫提着灯笼探出头来,寂静的田野顿时热闹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想到潘冬子在残酷斗争中咬紧牙关,不断磨练自己,成长进步,我就浑身充满力量。

  有位导演说:“电影,陪伴我们长大,让我们有仰望星空般的企盼和憧憬。”诚然如此,童年看的那些红色电影,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指引我前行、激励我奋进的精神力量。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