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

来源:绥化日报 2021-08-02 字体:

吴瑕

  走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铭刻在红色背景下的“人民的胜利”五个金色大字,气势磅礴,力透纸背。纪念馆内的展览分为4个部分,两种前途命运决战、逐鹿淮海决战决胜、人民战争深厚伟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四个版块。馆内有2000多件的珍贵文物和1000多张图片,记录着淮海战役的壮烈和革命志士的英勇以及军民的鱼水情深。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之所以闻名,是因打了66天的仗,华东、中原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官兵55万多人。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策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参战兵力多、战场范围广、支前规模大,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空前。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让国民党反动统制中心的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为后面闻名的三浦战役打下了基础。因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三浦战役中才有最响亮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不仅让人想起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吞山河英雄气概。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时期,运输工具缺乏也落后,运输粮草全靠肩挑和小推车运送。在陈列馆里,我们看到陈列照片中的山西泗县模范运输团用过的简易小推车。当时,1054个农民在接受6天运粮5万公斤的任务后,只用了3天就运输到了前线。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园林里,有一条支前小路,一辆小推车停在小道旁,像一个情景再现。淮海战役支前区域主要在华东、华北、中原三大解放区的八大行政区,就是苏、鲁、豫、皖、冀5省,解放区人民设立了数百个兵站、粮站、伤员运转站、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当时大后方的村民人人忙着支援前线,当时支援前线的百姓就有543万多人,相当于9个农民支援一个作战的官兵。

  淮海战役纪念馆里的标语更是温暖人心:我们多流汗,战士少流血,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前线战士吃饱饭。那是百姓的心声,那是广大群众的精神,更是一种磅礴的力量。在展馆里,在文物和照片上,我点开了历史的触屏,用手触摸历史,触摸淮海战役里的军鞋、军袜、军衣,还有群众运送的军粮,这里的一切都印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历史。站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热土上,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走出淮海战役纪念馆大门时,我忽然发现一个小姑娘在低声歌唱:就因为部队里有了无数个你,才有了铁的纪律、才有了代代的光荣和胜利!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