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25日讯(特约记者李奇峰)近年来,兰西县积极探索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并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不断进行推广和延伸。有了“托管保姆”的120万亩农田做到节本增效,参与托管的2.7万户农民实现轻松种田、稳当赚钱。
远大镇双太村曾是该县为数不多的深度贫困村,耕地多为盐碱地快,粮食产量低,产出效益低。2019年,这个村在县镇两级的支持下,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创新实施了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采取“七统一”模式,对土地进行代耕代收,帮助广大农民实现了大幅增收。在外务工的孙涛,每年到了春种秋收时节都要返乡农忙,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影响收入。听说村里有了农业生产托管后,他第一时间把土地交给村里,两年过去了,孙涛告诉笔者,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比之前自己耕种增产了200斤,42亩土地每年能多收入8000多元。
“我感觉这种托管模式挺好,我们村党组织和党员也都特别负责,精心选种选肥,大机械作业,科学植保,成本降低了,还提高了产量。尤其去年秋收和今年春种,村上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我在外边还能干点瓦匠活,每年大约多收入3万元,对村里这些党员干部十分感谢。”远大镇双太村农民孙涛说。
像孙涛一样进行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户在双太村有300多户,这些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到合作社参加生产,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元左右。据双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欧阳双铁介绍,农业生产托管不仅为农民解决了种地难题,村集体自身也增加了积累,有了资金,两年来村里已经投入了50多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完善和挖掘路边沟、安装村屯围栏、绿化美化环境,村屯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欧阳双铁说:“我们村从2019年开始就以‘村党总支+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年均面积万亩以上。在推进过程中,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水平,切实解决群众难题。托管每亩比自种多收入150元以上,比流转多收入260元左右,农户还可以外出务工、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收入大幅增加。今年针对春种难,我们组织20台机械,加班加点推进春种进度,利用托管收入给太平屯整体进行修建栅栏和绿化,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据了解,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是兰西县最早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民合作社,2017年到现在4年多的时间里,合作社已经拥有各类大马力农机具235台(套),农机手110多人,经纪人120多人。2020年,瑞丰合作社在兰河、长江、远大、奋斗、兰西镇等多个乡镇的土地托管面积达到了9万余亩,服务农民3000多户,到了今年,合作社的托管面积已经突破了10万亩。
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我们一直致力解决农民种地难问题,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做土地托管种植,今年我们从原来的传统免耕种植,改成现在的轻型免耕种植,包括起垄种植,就是为了提高低温,抢抓农时,目前我们已经完成90%的播种面积,剩下10%将在最近两至三天全部播种完成。下一步,我们还要转变思想,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为农民办实事、办真事、办难事,全力解决农民种地难的问题,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带领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加入我们的合作社,共同发展。”
该县经管站副站长王成功表示,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业生产托管“联农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县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我们坚持把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多元农业服务主体,把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重点,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经营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在去年台风和今年春播困难的情况下,服务组织发挥规模经营和技术优势,在收割和播种等方面解决群众难题,农户收益较大,从被动参加到现在主动参与托管,群众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