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高兰
为女儿买书的时候,看着书店、网店里琳琅满目的课外读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唯一的阅读来源——小人书。
回顾小人书里的故事,有的来自文学名著,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历史传记。有“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的武松的故事;有虽是蛇妖出身,却懂得报恩,悬壶济世的白素贞的故事;有被母亲勉励,背上刺字“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跌宕,画面虽简单却栩栩如生,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视线,故事里人物的美好品质也随着阅读渐渐浸入了我的血液。故事给我的启示良多,比如:练就一身本领,才能不被“老虎”吃掉;看待世间万物,要看本质不要看表象,纵使骇人生畏的蛇也并不都是坏的;爱国是本分……
小人书里红色故事系列里的人物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把鬼子引进埋伏圈、故意暴露自己而牺牲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让人泪目惋惜;机智地利用羊群,将一封鸡毛信成功送到抗日队伍手中的小海娃让人拍手欣喜;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女中豪杰、红色娘子军吴琼花让人宽慰……看了这些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我们,更能理解如今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正所谓“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才能“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是的,“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必将铭记!”犹记得《李大钊的故事》。
惜时如金的李大钊,学习非常努力,同学问他为什么这么努力,李大钊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当有的学生读书为做名士或是花天酒地糊涂混日子的时候,李大钊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研究政治理论上。犹记得他为新学堂撰写的对联:“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回望过去,李大钊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努力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
我的童年物质虽不丰富,但小人书里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包含着的大大的“乾坤”,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浩瀚星空的精神之窗,让我心眼明亮。时光匆匆,当年的小人书如今只能在旧书店里才能看到,成了时代的见证,但小人书里的故事,却永远走不出我的记忆,它们激励着我,不忘初心,奋勇向前;它们叮嘱着我,珍惜幸福,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