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东
在安达市一居民楼下,一把大伞下面摆着一个沙发,一位憨厚朴实的老人,几乎每天在这里照顾41岁的脑瘫继子,或晒太阳,或聊天。一份无怨无悔的承诺,支撑着63岁老人谢金龙十几年如一日,用淳朴博大的父爱,温暖着继子的心,诠释着父爱如山的人间真情。
“这孩子怪可怜的,不仅脑瘫,耳朵也不好使,他亲生父亲死得早,咱看他这样,不能不管啊!”说这话的谢金龙老人家住安达市铁西街道天桥社区,多年前,谢金龙迎娶比她大7岁的赵淑芬,同时迎进家门的还有妻子与前夫生的脑瘫儿子王立成,自从这母子俩迈进家门那一刻起,朴实的谢金龙就将王立成视为己出。
小时候的王立成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到了8岁的时候病症就越来越严重了,在哈尔滨三次求医看病,医生发现王立成先天智力发育迟缓,他的脑瘫病也很严重。从那时候起,王立成吃饭都费劲,而且好动,经常摔得头破血流,有一次把牙都摔掉好几颗。从王立成18岁起,赵淑芬和老伴就跟在王立成左右,不敢离开,因为没有收入,日子越过越紧巴。不久,赵淑芬的老伴不堪重负离开了人世。正当她茫然无助的时候,天桥社区介入了她的生活,经常帮她解决实际困难,还帮她介绍了现在的老伴谢金龙。谢金龙说:“这孩子真是可怜啊,我下决心,一定要像亲生父亲一样,好好抚养他。”谢金龙不仅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更承担起一位继父的责任。
有时王立成听不见人说话,谢金龙就一遍一遍地用手比划。为了让王立成锻炼身体,谢金龙把沙发搬到楼下,还支了一把大伞给他乘凉。谢金龙不但经常用轮椅推着王立成在小区里遛弯,而且经常给他的腿按摩。谢金龙始终认为,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他们能结成父子,就是缘分,就应当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生活得幸福。
谢金龙无怨无悔地照顾王立成10余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继父。谢金龙履行着对妻子的承诺,承担着父亲的责任,虽然生活艰辛,但谢金龙在逆境中想方设法让王立成过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