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风雅秋草

来源:绥化日报 2019-10-28 11:29:29 字体:

靳小倡

  披一身夕阳的余晖,站在河堤上,抬眼看那秋野上的草儿,就觉得一个个,竟都透出了骨子里的那一缕缕风雅墨香。肯定要翻一翻《诗经》的。《诗经·国风·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芣苢就是车前草,据说其子实可治妇女难产。想象一下,两千多年前,在夏末或初秋,风和日丽,空旷的平原抑或山野间,一群妇女于农闲之间手手相携,去采车前子,他们边采边唱:鲜亮亮的车前子,快些把它采起来。鲜亮亮的车前子,快些把它采了来……一唱三叹,此扬彼和,时远时近,忽断忽续。于是,那一捧捧的车前子,便踩着那明快的节奏,跳进了田妇们兜着的衣襟里,开始过问人间的生育事。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想来,这是一首秋天的相思情歌吧。那人去采葛了啊,一天没有见着他,就好像过了三个月啊……曾有人将此诗解为“惧谗”,而非相思。采葛未归的人是君王,抒情主人公是个一天未见君王的官吏,他担心有人向君王进谗言,所以正惶惶不安。此解着实无味。飘着山野秋草香的句子,还是让它直白地诠释着咱小老百姓的情事,这样来得热闹且富有情味些。牵肠挂肚的人,在三千多年前的秋天里,是要被柔情地唤作“我那一个采葛的人”吧。那一日,他进山还没回来,她向灶膛里递过最后一根柴,然后去村头等。是个才过门的小媳妇吧,见了人,羞红一轮圆脸,嗫嚅道:我等我那采葛的人,一日未见了!风从山野那边吹来,捎带着葛藤葛根的香,爱情在暮色炊烟里熟了。

  其实,不是所有的草都能走进久远的《诗经》里,在一页页泛黄的纸间,有铿锵的言辞,成为调遣意象的风雅墨客。更多的,它们匍匐在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山崖间,在荒凉无人的河滩旁,在乡村竹篱笆的缝隙里,在许多寒凉阴暗的角落里,被践踏,被漠视,被遗忘,枯荣自守。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