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康农合作社用水稻玉米秸秆“种”蘑菇

来源:绥化日报 2018-10-24 字体:

  东北网绥化10月24日讯(许壮特约记者董云峰)10月16日,走进兰西县兰西镇科研村康农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棚室作物区,一栋栋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该合作社理事长李东辉正在忙着和工人们一起把个头大的大球盖菇进行采摘。李东辉指着采摘好的蘑菇自豪地说:“我们用水稻、玉米等废弃秸秆种出来的蘑菇不仅成本低,口感还好,现在刚开始出每天就能产出200多斤,过段时间一天就能产2000多斤蘑菇了,好多客商抢着定我们的蘑菇,根本就不愁卖啊。”

  每到秋收整地的时候,村民们都是一边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一边又头疼收获后的玉米、水稻秸秆如何处理。特别是现在家家户户都用电饭煲、电磁炉代替原来柴火烧水做饭,这些东西更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堆在房前屋后任其腐烂,影响了环境,造成了污染。

  2013年,李东辉一开始选择种植蘑菇的原料就盯上了农家的废弃秸秆。李东辉说:“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秸秆再利用和加大空气质量治理的力度,各家各户都有的废弃秸秆,原料便宜,还保护环境。咱要真能把它做成原材料使,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为了用秸秆种出蘑菇,李东辉可是没少下功夫,他买了许多种植蘑菇的书籍苦心钻研,还专门到福建、辽宁、安徽、河南等地去学习,回来后根据所学到的知识,用不同的原料配比一次次进行试种。

  据李东辉介绍,他种蘑菇的原料里废弃秸秆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种植的时候,要在地上先铺一层水稻秆,再将收回来的玉米秸秆腐蚀后铺上,放上菌种,再铺上一层水稻秆,避免了阳光的照射,这样长出来的蘑菇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比普通菌包的营养价值更高,不仅把秸秆的营养吸收了,还吸收了土里的矿物质成分,口感更好,销售得也快。

  据了解,该合作社今年种植大球盖菇30亩,预计要用30多万斤秸秆,亩产大球盖菇1.1万斤左右,每亩净收入达两万元以上,这些大球盖菇将会集装成箱销往哈尔滨周边以及上海等多个地区。

  在采访中李东辉告诉记者,今天他接到的订单需求足有3000吨,按照他目前的生产能力,完全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他打算接下来要带领一部分农户一起种植,由他来提供技术和销路,让大家一起找到致富门路。

  听到消息的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喜滋滋地说:“我自己家以前的玉米秆都浪费了,我们要是都学会这个项目,秋收的秸秆咋办可不用愁了,还有钱赚,这以后玉米秆也成‘宝贝’啦!”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