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平 特约记者 高伟 孙志国 本报记者 廉红
“多亏县纪委监委的干部帮扶,我家脱贫了!”3月7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进明水县双兴镇双全村57岁的贫困户高殿才家,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说。
高殿才有老胃病,常年吃小米稀饭、馒头,干不了重活儿。两个孩子挨尖,老大刚大学毕业,老二还在读大三。这些年,孩子们念书的学费、杂费、生活费,加上老两口看病就花了近20万元,种玉米还不挣钱。就这样,高家成了贫困户。
墙上贴着贫困户信息及扶持情况一揽表,详细地记录了他家的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产业扶贫、帮扶信息等情况。
说起县纪委监委干部帮扶他家的事儿,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
村上搞光伏产业扶贫,不占我家地、不占我家房,就是给钱;房前屋后的小菜园,以往自家吃不了的眼瞅着烂地里,扶贫干部来了,新鲜菜、干菜吃不了的,全收,还给了300元钱;出去打工还给务工奖励外带交通补贴。一笔笔收入可解劲了。
摸摸炕和暖气片,都是热乎乎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屋里热得穿不住外衣了。
老两口领着我们屋里屋外参观。雪白的墙、平整的地面、彩钢房、墙体保温夹层、门锁还是防盗的……
老高说:“想想以前住的碱土房,54平方米,又矮又破快倒了,去年享受扶贫政策,住上60多平方米的彩钢房,村上的、乡里的干部、县纪律监委的扶贫干部齐上阵,一星期就盖起了彩钢房,现在的日子就是从地下到天上啊!”
老两口领着我们在院子里转一转,鸡鸭鹅狗欢实地追逐着,圈里的老母猪吃饱了正在酣睡。
老高掰着手指算着:“去年养了10头猪,头年儿卖了,小挣了一笔,还额外得了1200元的奖励,这里里外外都来钱儿,在大家伙儿的帮扶下,我家终于脱贫了。”临别时,老高说,现如今的政策多好啊!咱自个儿脱贫还给奖励,还不甩开膀子加油干——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