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哈北田园卫星城融入龙江丝路带
——访兰西县委书记 王立波
特约记者 董云峰 本报记者 孙宏伟
“今后五年,兰西县将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目标任务,建设哈北田园卫星城,融入龙江丝路带,扎实有效地走好党建兴、强能力,产业兴、强实力,项目兴、强活力,文化兴、强动力的‘四兴四强’发展之路,全民创业创新,全面跨越小康,为建设开放、生态、富裕、文明、幸福新兰西而努力奋斗。”1月13日,兰西县委书记王立波谈起兰西如何贯彻落实市四次党代会精神时说。
王立波说,贯彻落实好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就兰西而言,就是要以强烈的看齐意识和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以强大的政治热情、发展热度和创新热潮,团结拼搏,同向发力,用五年时间,在六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聚焦产业项目建设,扩充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坚定不移地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锛住“五大产业”“五大版块”,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达产。加快推进开发区东区、南区“七通一平”。到年末,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推进“1+1”“1+2”“1+3”,“加减乘除”并用,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到年末,蔬菜、水稻、杂粮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15万亩和5万亩以上。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殖场带动、种植养殖合作社拉动,发展“两牛一羊”,肉牛、肉羊、鹅禽饲养量分别增长8%、5%、6%以上。加快牧原、育兰等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东北民猪产业,到年末,生猪饲养量达到150万头。加大老梁牌杂粮、绥美呼兰河等品牌推广力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扩大线上线下营销规模,以种得好促进销得好。
聚焦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兰西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聚焦哈北田园卫星城建设。在县城建设上,推进提绿、增绿、扩绿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加大“三供两治”推进力度;打赢棚改攻坚战,力保让4500户棚户区居民住上新楼房。在特色小镇建设上,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开行、农业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年底前,榆林养生小镇、康荣北国玫瑰小镇、河口哈北田园养老小镇、远大蒙古风情小镇等八个特色小镇取得实质性进展。
聚焦区域合作,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外向度。释放兰西“金边银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中关村合作。借助中关村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和人才集聚优势,在教育研发、智慧农业、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度破题,建设中关村·兰西未来科技城。与哈大齐北绥开展区域合作,依托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在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建设产城融合特色小镇上,与哈大齐北绥加快要素共用、资源共享、互联互通。2017年,新增外向型企业2户。
聚焦精准脱贫,力争年底前脱贫摘帽。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号工程,咬定时间节点,“快”字当头,“精”字谋划,“准”字入手,压实责任。深入实施“德润兰西”工程,大力开展“八德教育”,弘扬崇德尚善、立信敏行、求实创新、善作善成的“兰西精神”,汇聚起推动兰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强大正能量。到年末,力争全县1.8万贫困人口脱贫,29个贫困村出列,兰西提前甩掉贫困帽子。
聚焦百姓福祉,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抓好城乡居民增收,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供给投入,扩大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受益面。推进城乡医养结合“幸福大院”建设,实现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推进“双百”示范社区建设,2017年争创全省农村社区示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