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绥棱县泥尔河乡一名普通农民家庭走出去的学子,以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取得了一个个学术成果;他,如今站在了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前沿;每每回眸,却时时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关注着那块生养他的黑土地。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邢广程。
1979年,年仅18岁的邢广程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历史系。他学习俄语,在大学学习期间读到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书籍,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呢?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最终让邢广程开始关注苏联。这种关注最终决定了邢广程的毕业取向。大学毕业时,准备报考研究生的邢广程决定放弃自己学习的历史专业,报考一个能够研究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专业。1984年,怀惴梦想的邢广程只身来到北京报考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系。经过激烈的竞争,邢广程在全国上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该系录取的两名研究生之一。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的邢广程毕业后被社科院留校从教。
18年来,邢广程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自己钟爱的学术研究上,无数个夜晚的静思查阅,无数个夜晚的奋笔疾书,这个对学术钟情的学子取得了一个个骄人成果,《苏联高层决策70年》、《中国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的关系》等10多部著作相继面世,在东欧与中亚问题研究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耗时10多年完成的《苏联高层决策70年》获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崛起的中亚》获欧亚所优秀成果奖,《中国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的关系》获中国社科院第三届优秀青年学术成果二等奖。一部部学术作品使邢广程迅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2003年,邢广程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作为一名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邢广程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可近年来,他总是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回到家乡,以讲座、座谈的方式与家乡人坐到一起,研究绥棱县的发展。2004年以来,他已先后3次邀请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到绥棱县调研,这些专家围绕绥棱县如何借助资源、产业、地理位置谋求更好更快发展,专家支招、把脉见证着邢广程对家乡的眷恋。“作为一名学子能为家乡做点事情,这只是我对家乡的一种回报,这样的事情做得越多我的心里就越觉得坦然。”每每提及这些,邢广程总是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