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
http://suihua.dbw.cn   2016-06-13 22:56:44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营造繁荣发展文艺的良好环境

  21.健全完善“党管文艺”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文化强省的战略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把好文艺方向,防止把文艺创作生产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倾向。各级政府要把文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中央和省支持文艺发展的政策,制定本地支持文艺发展具体措施。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电、文联、作协等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选优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与文艺工作者同甘共苦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推动文艺界廉政建设,加强纪律,反对腐败,改进作风。

  22.优化“精品叠出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落实国家荣誉制度,对有卓著贡献的文艺工作者授予省级荣誉称号,并在职称评聘、工资晋级、会员发展等方面予以倾斜。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做好黑龙江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评选工作。加大对优秀文艺人才、文艺作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为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名家名作举办音乐会、作品展、研讨会等展示展演活动,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大力支持文艺工作者干事创业,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拍卖销售、演艺制作等中介组织,加强文艺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在艺术创作生产营销的各环节实现国内同行业同领域间的广泛合作。

  23.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坚持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发挥党委和政府的促进推动作用,有序推进文化艺术产业加快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增添动力。发挥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广泛调动作家艺术家积极性,推动多出优秀作品。落实和完善对文化企业单位的配套改革政策,支持他们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的实力和能力。加大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力度,推进文化艺术与旅游、时尚和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供需对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推动文化内容、经营机制、消费模式创新,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24.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推动国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服务功能,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加快形成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文艺扶持政策,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扶持和对文学艺术重点报刊、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扶持。把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重大文艺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轮驱动,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健全政府采购、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捐资激励等制度,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生产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逐步建立健全文艺创作生产资助体系。探索建立教育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和文联艺术培训中心艺术教育,将更多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推动学校与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依法管理文化市场,规范各类文艺产品制作、生产、销售、传播等经营活动,依法规范文艺产品和文化活动从业场所、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依法保障优秀文艺产品的健康有序运营。

  25.充分发挥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作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文联、作协的支持保障力度,支持其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在行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省各级文联、作协要发挥党委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改进工作机制、方法手段和工作作风,避免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真正成为全省文艺工作者之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文化强省作贡献。完善文联、作协章程,践行文艺工作者从业规范和守则,加强思想引领、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坚决抵制和克服浮躁之风、不正之风,推动全省文艺行业讲正气、树正风、走正道。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