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肇东农民种地从靠天吃饭转向科学高产
http://suihua.dbw.cn   2010-03-01 15:03:21

  东北网绥化3月1日讯去年,肇东市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五里明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实现亩产1112公斤,比上一年提高54公斤,高产“神话”的创造,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春播全部实现“坐水种”或“滤水种”,彻底解决了春种靠天吃饭问题。

   去年春季连续两个月的春旱,一些市县大面积地块接近绝产,而肇东市农田里的小苗却齐刷刷,长势良好。省农口一个调查组路过肇东市,发现这个“奇迹”后,专门派一个调查组到肇东市调查,发现秘密就在于“坐水种”。

   这个市处于干旱地带,十年九春干旱,农民们总结出了“坐水种”保苗经验。可是,由于地多井少,而且分布不均,每到春种季节农民之间都会出现因水而争的现象,水源工程建设成了解决农民靠天吃饭问题的当务之急。

   这个市出台政策提高农民打井积极性,农民每打一眼井,市里补助价值2000元的优质水泵1台。一时间,全市农村掀起打井热潮, 去年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新打抗旱灌溉井700多眼,新增“坐水种”和苗期灌溉面积35万亩,单井覆盖面积由450亩下降到420亩。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和养护农田水利工程,全市走发动群众路线。每到冬闲,水利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是农技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20多个水利建设小分队常年活跃在村村屯屯,哪里有困难出现在哪儿,手把手地调教出一批农田水利方面的土专家。每年春种之前,农民自觉维护和检修水利设备,小问题自行解决,大问题小分队排除,水利备耕,风生水起,每口井都能合闸出水。

   为了节约有限水资源,这个市在五里明镇建设1.1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1处,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收750万元以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肇东市农村工作时,对以节水灌溉项目区为平台,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建优质高效粮田,走出一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成功路子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者: 赵明库 安雅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