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解决干事创业问题,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
面对严峻的客观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把深化问题整改、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在推进创业型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一是健全政绩评价体系,引导干事创业。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处级创业型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定办法》,对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创业型领导班子建设分别提出了“六优”、“六好”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建立了重绩重效、问抓问责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以政绩论英雄、以发展定奖惩的激励机制。二是强化工作推进落实,推动干事创业。坚持从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起,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努力构建“千头万绪抓发展、千抓万抓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市委确立了大事大抓、实事实办的原则,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快项目建设等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突出出来,健全督办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有效解决了说而不做、抓而不紧、落而不实的问题。去年末,我们组织力量集中时间,分别对10个县(市)区和64个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的475项主要工作指标及823名正副处级干部的2564项工作任务指标进行了全面考核认定。三是弘扬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干事创业。采取下发专门文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等方式,总结表彰了工作实绩较突出的37个县处级领导班子及27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利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宣传树立了以“人民好公仆”佘树德为代表的心系群众、艰苦创业、真抓实干的“十百千”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群体。通过上述措施,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创业热情,全市各项事业特别是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去年以来,全市新上超亿元项目3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79个,实现投资总额40.4亿元,引进域外资金25.6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香港国年、南京雨润、温州环宇、内蒙古伊利、山东诸城外贸、杭州贝因美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绥化,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四、以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认真解决作风建设问题,努力塑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为从根本上消除“马案”负面影响、稳定大局、弘扬正气,我们始终把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作为先进性教育深化问题整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做到“廉政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勤政服务于民让人民满意”。一是强化教育监督,增强自律自警意识。全市举办依法廉洁从政专题报告会700多场次,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大型图片展40多场,集中播放反面案例电教片15部9000多场次,达到了以案施教、以案思训、以案明纪的目的。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个不许”要求,深入开展以廉政承诺、廉政访察、廉政谈话、廉政述职和廉政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五廉”监督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廉洁自律专项检查37次,发现和纠正操办婚丧事敛财、公款公车钓鱼、参与赌博等问题131起,查办案件640件,党政纪处分637人。二是转变领导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关风纪建设的意见》,下大气力解决“怕、难、懒、散、慢、僵、浮”问题。全面实施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否定报备制和无偿代办制,规范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服务效率。建立完善了土地储备、行政审批、财政收支、建设招投标等14个方面的工作管理制度,增强了办事公开透明程度。三是开展利民惠民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坚持重点考虑、重点解决,通过“五访”、“五送”、“五助”等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入学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24500多个,使基层党员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一年来,经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不懈努力,全市实现就业再就业5.6万人,转移城乡劳动力83万人。投资15.3亿元,建设通乡通村通粮公路1000公里,惠及沿线248个村屯104万百姓。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支持,全面完成国有企业17万名下岗职工的“并轨”任务,将20.9万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为64万农村人口办理了合作医疗,为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改善生活、发展生产、走向富裕提供了基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