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张海玥 特约记者 高伟 全媒体记者 宋博文

“有蔡老弟在,我这心里踏实得很。”家住明水县水云天小区的82岁周大爷,提起63岁的蔡先生满是感激。今年5月份以来,蔡先生坚持每周三为周大爷测量血压并记录,每月帮他理发,平日里还主动帮忙买菜、处理家务,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照料,成为周大爷晚年生活里最可靠的“身边人”。这对老人的温暖互动,正是明水县明源社区“银龄互助”养老模式的生动缩影。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明水县明源社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创新推出“银龄互助”养老模式,通过搭建平台、盘活资源、精准服务,引导低龄健康老人投身志愿服务,以老助老、以老扶老,不仅有效缓解了社区养老压力,更营造了邻里守望、互助友爱的浓厚氛围,让“夕阳红”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如何让“银龄互助”模式落地见效,明源社区建立了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将“银龄互助”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补充和特色品牌进行打造。社区通过广泛宣传、精准摸排,积极引导辖区内低龄、健康、有热情的老人登记注册成为“银龄互助”志愿者,组建起一支充满活力的为老服务生力军。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老年群体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经验优势,鼓励低龄老人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参与者”,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价值再实现。社区根据志愿者特长、服务意愿以及高龄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结对、按需派单,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围绕高龄老人多样化需求,“银龄互助”构建起覆盖生活、精神、健康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高龄老人生活品质。在生活照料上,社区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代购生活用品、代做简单家务、陪伴就医取药等贴心服务,切实解决其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在健康关怀上,明源社区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医护人员为老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志愿者们则协助为高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上门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健康监测服务,守护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明源社区不仅鼓励志愿者与高龄老人结成“忘年交”,通过定期上门聊天、电话微信联系给予情感关怀,还依托“幸福9号”社区养老模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搭建起丰富的精神文化平台。定期组织“银发课堂”、文艺表演、文化讲座等活动,由有特长的低龄老人教舞蹈、歌曲、书法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文化服务,在老有所养中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明源社区的“银龄互助”实践,不仅是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更是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生动践行。下一步,明源社区将继续深化“银龄互助”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吸引更多低龄老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让互助养老的暖流在社区持续涌动,共同绘就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和谐社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