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联发镇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东北网绥化9月26日讯 ( 王方超 特约记者 姜立峰 ) 秋分时节,天高云淡,海伦市联发镇的广袤田野上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23日,以“趣玩金秋享丰收”为主题的联发镇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百兴村清廉广场上隆重举行。
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在保留经典环节的基础上,创新引入大型趣味运动会,将节日的欢乐与全民参与的激情推向新高。
特色环节迭代升级,节庆品牌深入人心
联发镇的丰收节庆祝活动,历经三载耕耘,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首届活动,以镇机关干部与各村文艺骨干联合奉献节目为主,成功搭建了节庆的初步框架,唤起了群众对共同庆祝丰收的热情。第二届活动的标志性环节——篝火晚会,则成了深化干群关系的“暖心工程”。夜幕之下,熊熊篝火旁,镇村干部与村民们手拉手,围成同心圆,载歌载舞,畅谈生活变化与未来憧憬。那个夜晚,火光不仅照亮了笑脸,更融化了隔阂,温暖了人心,让丰收节的内涵从“庆祝”延伸至“联结”。
而今年的第三届活动,在总结前两届经验的基础上,规模更大、互动性更强。文艺演出汇聚了来自各村的优秀原创节目,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感;举办的趣味运动会则成为全场焦点。“插秧游戏”“玉米脱粒”等既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又充满趣味的比赛项目,吸引了村民们踊跃参赛。赛场上,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
组织群众双向发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丰收节的成功举办,背后是联发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策划与有力组织。每年活动筹备初期,镇党委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广泛征集“金点子”,确保活动内容贴近民心、形式喜闻乐见。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使得丰收节避免了“千篇一律”和“自弹自唱”,真正办成了百姓自己的节日。
更重要的是,活动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原则。舞台上的演员多是农民,运动场上的选手皆是身边的乡邻。这种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筹备和参与的过程中,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邻里关系在协作中得到升华,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联发镇党委书记王丽表示:“我们举办丰收节的目的,不仅是让大家高兴,还要通过这个过程,把人心聚起来、把民力汇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
小切口承载大主题,精神文明结出硕果
联发镇通过举办丰收节这类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巧妙地实现了“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的治理效果。首先,它成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活动现场表彰的“最美家庭”“种植能手”等先进典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党员干部在活动组织、服务保障中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任,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百姓心声真情流露,幸福获得感溢心间
在热火朝天的运动会现场,刚刚参加完“插秧游戏”比赛的村民张大哥一边擦着汗,一边兴奋地说:“第一届丰收节,我们就坐在台下鼓掌,觉得挺新鲜。第二届的篝火晚会,我也上去跳了,跟镇里的领导、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在一起,距离一下就拉近了!今年更热闹,我上午既看了演出,又参加了比赛,还得了个小奖品。你看现在,大家凑在一起不只是聊收成,还聊节目、聊比赛,关系更融洽了。镇上举办这些活动,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精神头也越来越足!”张大哥朴实真挚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共同感受,折射出丰收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