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季节空档打工月纯挣6000元
东北网绥化9月15日讯 ( 张亚新 特约记者 段金林 ) 随着农村现代机械化的大量投入,过去一个月干完的农活,现在一两天就利利索索地干完,出现大量阶段性空档时间。庆安县欢胜乡巧妙利用这种空档期,采取多种服务措施,开辟群体弹性岗位,使得农民农闲收入超过农忙,月收入6000元以上,这种助农增收的新路径,让农民拍手叫好。
农民种地的空档大多出现在春耕完成,夏锄结束,秋收开始前,一般有两个月的时间,要把这段时间及时应用起来,做到务农打工两不误,必须应时准确为农民找到弹性岗位,让农民一天不误地上岗到位。为此欢胜乡紧紧抓住三个环节,搞好点对点服务。
岗前准确掌握信息。他们在乡里南北两片分别建立劳务合作社,专门收集各地用工信息,利用电子屏绘制成地图,张榜公布信息;在季节工用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信息驿站,盛产大葱的山东章丘、沿海城市的大连、盘锦等城市都建有信息站;同时还在邻近欢胜乡地区设立用工热线,一旦发现用工信息及时报告。这些信息平台确保了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上岗应时到位。由于季节工随时应用,又不可错时,为确保做到应时到位,乡里为农民工提供了三项服务。建立快招通道,当他们监测到营口要赶制一批外贸海鲜订单用工,乡里迅速召集180名农民工,按要求一天内完成面试体检,确定了合格上岗人员;租用专车输送上岗人员,并提供中途的食餐住宿,一直送到上岗地点;乡政府派出干部带队到打工群体集中区搞好对接协商,安排好工作报酬、食宿等事宜,使他们能够舒心安定地在外地打工。
岗后处置遗留问题。空档的季节工,一般走得比较匆忙,有些疑难问题来不及解决,乡村建立回访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门解决处理,解除打工人员后顾之忧。没完成的农活派人及时解决,家中有病人派人照顾。特别是处理好工薪及时兑现,确保工资全额付给。打工出现争议时,乡干部及时出面处理;对外地打工的集中地,相应组建一定的组织机构,落实好牵头人,尽力做到抱团打工。
欢胜乡这种与农时同频共振的务工模式,受到农民的欢迎。一是报酬大多都是高额,季节筹集招工大多是拔大葱、摘水果、起人参、处理海鲜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用工单位给予的报酬较高。浙江一家空调配件厂紧急完成一份订单,对到厂打工人员包吃包住,月薪6500元,同时报销路费。二是农闲变农忙还挣钱。利用农活空档打工,与农活不冲突,可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这是一种双向需要的好路径。三是季节群体外出抱团打工,有人组织有人管理,工薪、安全等方面都有保障。农民希望这种模式持续开展下去,让它充满活力与生机。
编后话
机械化解放双手,也“释放”了农民时间。庆安县欢胜乡以精准服务激活农闲空档,岗前建信息网、岗中保输送、岗后解难题,既破解了农民“务工无门、出门忧心”的难题,更让“农闲收入超农忙”从愿景变为现实。
这种与农时同频、与民心共振的探索,精准找准了乡村振兴的“民生小切口”,立足农民时间资源与增收需求,以组织化、规模化服务将零散空档转化为“增收黄金期”,让农民守好“粮袋子”的同时鼓起“钱袋子”。期待这一接地气、见实效的模式广泛推广,让更多农民在机械化时代的农闲时光里收获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