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付费,不是你浪费的借口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8-21 字体:

紫微

  如今,越来越多餐饮机构采用自助形式。按理来说,自助餐是最能体现节约的餐饮形式。自助嘛,喜欢吃什么取什么,吃多少取多少。但现实的情况是,包括很多职工食堂在内的自助餐饮机构的食物浪费依然惊人。

  自助餐的诞生,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让食客在琳琅满目的菜品中自由选择,享受丰盛的用餐体验。然而,当“取餐自由”演变为“浪费无度”,自助餐便逐渐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暴露出一个深刻的道德困境:那些被随意丢弃的食物,不仅是对资源的挥霍,更是对他人劳动与粮食安全的漠视。

  走进自助餐厅,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餐台上堆积着半空的餐盘,盘中的食物或只动了几口,或完整未动便被弃置一旁。有人抱着“吃回本”的心态,一次性取满整盘食物,却因无法吃完而懊悔;有人被精美的摆盘吸引,不断尝试新菜品,却在饱腹后留下满桌残羹。这些行为看似是个人选择,实则折射出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膨胀下的价值观扭曲——将食物视为可随意处置的“商品”,而非承载着无数劳动与资源的“馈赠”。

  从道德层面审视,自助餐浪费首先违背了“尊重劳动”的基本准则。每一份食物从田间到餐桌,都历经种植者的汗水、运输者的奔波、厨师的匠心。当人们轻易将未动筷的菜肴倒入垃圾桶,实则是在践踏他人的付出。更深远来看,全球仍有数亿人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而自助餐中的浪费,无异于将本可救济他人的资源白白丢弃。这种“餐桌上的挥霍”与“生存线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映照出浪费者对社会责任的缺失——在满足个人口腹之欲的同时,忽视了自身行为对更广泛群体的影响。

  自助餐的商业模式本身,也暗含着对道德的考验。餐厅以“不限量”吸引顾客,无形中鼓励了“多吃多拿”的心理;部分消费者则将“付费即合理”作为浪费的借口,将道德约束抛诸脑后。付费,也不成为浪费的借口!但道德从来不是价格的附庸——即便支付了餐费,也不意味着获得了任意处置食物的权利。正如古人所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的道德自觉,应超越交易关系,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份食物。

  要破解自助餐浪费的道德困局,需从个体、餐饮机构与社会三个维度共同发力。于个人而言,应重塑“适度取餐”的消费理念,以理性克制欲望。取餐时多问一句“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吗”,用餐时多一份对食物的珍视,便能减少大半浪费。餐厅亦应承担引导责任,通过设置“少量多次取餐”的提醒、推行“浪费罚款”机制等措施,将道德约束转化为具体行动。更重要的是,社会需重塑节俭文化,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回归主流。当媒体不再渲染奢靡饮食的“高级感”,当教育将珍惜粮食的理念融入日常,自助餐才能真正成为文明而非浪费的代名词。

  站在自助餐台的玻璃窗前,那些光鲜亮丽的菜肴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劳与世界的资源。每一次对浪费的纵容,都是对道德底线的退让;每一次对食物的珍视,则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担当。或许我们无法立刻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习惯,但至少可以从自己的餐盘开始:少取一口,多留一份余量,让“取餐自由”回归理性,让自助餐成为文明素养与道德自觉的展示窗口。这不仅是餐饮文明的进步,更是社会道德的觉醒。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