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食品以廉促兴筑牢发展根基
文摄 邰子卉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松嫩平原,寒地黑土。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深耕26载,不仅以一杯杯香醇豆浆滋养万千味蕾,更以一股清风正气涵养企业根基。从原料基地的“阳光种植”到生产车间的“规矩方圆”,从管理团队的“廉洁承诺”到市场拓展的“诚信为本”,这家扎根黑土的民营企业,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用制度筑牢防线,以文化浸润人心,在寒地黑土上书写出“以廉兴业、以清致远”的动人篇章。
黑土植廉:从源头筑牢“清白防线”
“寒地黑土的馈赠容不得半点私心,每一粒大豆都要带着‘清白’走进车间。”这是龙王食品对原料把控的铁律。作为依托世界三大黑土板块之一的绥化资源成长起来的企业,公司深知,优质大豆的背后,是不容触碰的廉洁底线。在绥化市北林区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农垦3092”豆种在黑土地里扎根生长,42%的蛋白质含量与19%的脂肪含量,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廉洁管理的见证。
为守护这份纯粹,公司搭建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平台,光照、雨量、温湿度等数据实时上传,田间管理全程“阳光化”;建立“双人复核、交叉监督”的采购制度,农户对接有登记、质量检测有记录、价格核定有公示,从源头上杜绝“人情豆”“关系粮”。“过去有人想在收储环节做手脚,现在系统全程留痕,数据说话,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基地管理员的话,道出了制度的刚性力量。
从豆种选育到收割入库,每一个环节都设有“廉洁哨点”。公司员工坦言:“我们的大豆能连续多年保持100%抽检合格率,靠的不仅是黑土的滋养,更是‘不踩底线、不越红线’的坚守。”这份从源头扎紧的“廉洁篱笆”,让寒地黑土的馈赠真正纯粹无瑕。
制度固廉:让规矩成为“日常准则”
记者走进龙王食品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而墙上悬挂的《廉洁从业十条禁令》与“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牌匾同样醒目。作为年销售收入超3.5亿元、出口创汇560万美元的行业龙头,龙王食品始终坚信:“清廉不是口号,而是刻在制度里的日常。”
公司将清廉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物资采购中,推行“公开招标+全程录像”模式,供应商资质、报价、中标结果全程公示,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采购纠纷;干部任免时,坚持“廉洁档案一票否决制”,让“干净干事”成为晋升的硬标准。
“我们的团队精神,首先是廉洁精神。”公司负责人介绍,每月“廉洁课堂”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年“廉洁标兵”评选树牢标杆,让清正之风蔚然成风;新员工入职培训,“廉洁从业”更是必修课。这种将清廉融入血脉的管理智慧,让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始终行稳致远,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更赢得了“规矩企业”的行业口碑。
廉心致远:以诚信绘就“发展长卷”
从餐饮供应链的“幕后英雄”到走进千家万户的品牌标杆,龙王食品的市场版图不断扩大,靠的正是“廉洁合作”积累的深厚口碑。作为覆盖餐饮、烘焙、乳品等多领域的供应链龙头,公司与合作伙伴签订《廉洁合作协议》,明确禁止回扣、宴请等利益输送行为。
这份坚守,不仅让客户遍布全国,更转化为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2023年荣获“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的背后,是企业多年来累计超千万元的公益投入;带动农户7000多户,每年直接使农民增收3500万元,户均5000元以上,源于“不压价、不欠款”的公平交易承诺。正如公司老员工所说:“我们卖的不只是豆浆粉,更是黑土地的诚信,是龙王人的清白。”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龙王食品仍在清廉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黑土地里的廉洁种子,到生产线上的规矩方圆,再到市场中的诚信口碑,这家企业用26年的实践证明:清廉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清风拂过黑土,廉韵浸润龙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棵以廉为魂的企业之树,正根深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