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把司法关爱洒进孩子心田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7-30 字体: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胡金生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在兰西县兰西镇社区“老胡司法关爱工作站”办公室里,75岁的胡金生正伏案整理普法资料。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退休干部,用10余年时间在关工战线上架起一座温暖桥梁,让法治阳光照亮万千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创建“老胡司法关爱工作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甘当“躬身桥”。2024年初,胡金生在原有调解工作室基础上,牵头成立兰西县首个司法关爱工作站。他亲自遴选3名公检法系统退休法官、3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3名社区“五老”志愿者,构建起“法律+教育+心理”的专业服务团队。工作站配备独立办公场地、专属标识和固定人员,下设3个基层关爱点,成为青少年身边的“法律驿站”。为传承红色基因,胡金生自掏腰包1万余元,为县特殊教育学校、兰西三中等5所学校制作《毛泽东家风展》《党史教育》等专题图版,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空间。2300余名师生在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中,触摸革命先辈的精神脉络。他还联合洪慈医院开展“健康护航”行动,为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免费体检,累计治愈50余名学生的牙病、眼病,建立起长期健康档案。新旺社区的“托管小屋”里,孩子们在“儿童淘气堡”中欢笑嬉戏。这处由胡金生指导创建的托管中心,凝聚着他1.8万元个人捐款和无数个日夜的协调沟通。家长们送来的10余面锦旗挂满墙面,诠释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法治理念浸润青少年心灵。胡金生与司法关爱工作站的“五老”们,面对一桩桩、一件件青少年犯罪案件,深刻意识到不学法、不懂法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和遭受不法侵害的主要原因。他牵头“五老”和工作人员查阅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资料,潜心编写出5万余字的《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后果》《怎样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剖析》《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青少年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教育讲稿》等资料,先后到兰西三中、兰西四小、兰西五小、兰西特殊教育学校,送法进校园。在送法讲法实践中,他们活化方式,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编排情景剧、漫画、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开展“以案释法+互动问答”活动,“‘五老’三法一条例”宣讲20多场,覆盖师生3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法律认识。

  殚精竭力,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青少年心坎上。胡金生对辖区青少年实施了一系列助学、助困、助残、助孤的关爱措施,悉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爱工作站为63名留守生当义务监护人,胡金生创建“爱心超市”,自掏腰包4000多元为20名留守生捐赠学习礼包,同时发动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为弱势群体捐赠物品,充分发挥了关工组织的桥梁作用。他还积极协调联通、移动、电信3家公司,为生活困难的孩子办理手机流量赠送业务,保证100多名学生能够参加网络教学活动。2022年初,他组建了“雷锋志愿者车队”,现有32台车和32名志愿者,近年来接送高考、中考考生上千人次,拾金不昧人民币2万余元,收到感谢信上百封、锦旗20多面,其中有8名司机被省慈善总会评为“最美志愿者”。胡金生组织司法关爱工作站“五老”和工作人员在兰西二中、县特殊教育学校、兰西四小、新旺社区托管小屋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看、读、舞、画、唱、讲”活动,引领学生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群体监护人缺失、身心发育等问题,胡金生在哈尔滨聘请了5位国家级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家教”公益服务,解决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失落感、孤独感,受益孩子达200多人次。

  十余年辛勤付出,胡金生先后获得省市老干部标兵,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用银发丹心在法治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关爱的春雨浸润每一棵幼苗,在他坚定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