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7月22日讯 ( 王颖 ) 近年来,望奎县结合各乡村实际,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活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大讲堂、农村戏台等场所,打造“百姓舞台”“饭后杂谈”“幸福大院”等“小场景”,常态化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村屯广场,通过聊天、唠家常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微宣讲,以“小环境”解说“大形势”,让移风易俗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后三乡依托家风家训长廊开展传承好家风宣讲,让优良家风代代传承;厢白满族乡后三村成立合唱团,用理论加文艺的宣讲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乡风浸润人心;东升乡利用每周集日开展“别样赶集”宣讲,让创新理论家喻户晓,以“示范点”引领扩大“覆盖面”。
“彩礼只是‘面子工程’,没必要互相攀比,两个人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在东升乡恭四村举行的一场“饭后杂谈”中,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给村民王龙做思想工作。原来是王龙的女儿和男朋友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横在两人中间的是彩礼问题。一面是风俗,一面是现实,王龙徘徊了许久,最终在村干部的劝导下,他拍板决定“零彩礼”嫁女儿。“高额彩礼意味着给子女们增添更重的负担,只要子女过得好,彩礼什么的都不重要。女婿的人品及小两口婚后的生活质量远比彩礼数额多少更为重要。”王龙说。最终,王龙和亲家达成一致,为爱“减负”,婚事简办,不要一分钱彩礼,也无需陪嫁。
这个县在倡导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宣传中,广大群众婚俗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如今,在望奎,这类温馨而美好的故事正频频上演,彰显着新时代婚俗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