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5日讯 ( 张兴 ) 安达市面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积极破解选人用人中的“识人不深”“用人不准”等难题,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从而实现“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的目标。
用好听字诀,构建全方位感知系统。建立三听机制;一听基层干部心声,通过蹲点调研+深度访谈;摸清真实诉求,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渠道,捕捉干部在思想动态、职业规划、工作困惑等方面的真实表达。二听基层领导班子对任用干部的意见,通过基层领导班子对任用干部的评价,更能全方位地掌握干部情况,将干部匹配到更适合的岗位上。三听群众意见,需延伸听取服务对象、协作单位、社区群众的立体评价,在众声喧哗中提炼出干部的能力频率与品格振幅。
用好看字诀,建立立体化观察体系。通过三看提升识人精准度:一看工作现场,在项目攻坚、矛盾调处等实战场景中观察干部的专业素养与担当精神。二看日常细节,从对待群众的态度、处理琐事的方式等细微处捕捉干部作风。三看成长轨迹,通过分析干部在不同岗位的履职表现,绘制其能力发展的“成长曲线”。对于年轻干部,更要注重在吃劲岗位、艰苦环境中的表现观察,既要看其“显绩”更要察其“潜绩”。这种“全景观察”如同多维扫描,能够穿透表象看到干部的本质特征,让人才画像从平面走向立体。
用好查字诀,完善闭环式监督机制。干部考察不能止步于当下表现,更要深入历史脉络把准政治底色。系统查阅干部档案,既看学历履历等“硬指标”,更分析多岗位历练中的“软实力”,从成长轨迹中研判其适岗能力与发展潜力。廉政审查需建立穿透式核查机制,将个人事项报告与工作轨迹交叉比对,从资产变动、社会交往等细节中发现异常端倪。对于拟提拔干部,还要重点核查其在重大政治考验、利益诱惑面前的表现,确保政治关、廉洁关过得硬。这种“历史审查”不是简单的翻故纸堆,而是要通过数据关联、轨迹分析,让干部的政治品格、廉洁底色在时间维度上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