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4日讯 ( 特约记者 刘加明 张自峰 ) 自2022年3月获批全国水稻制种大县以来,庆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深化种业振兴战略,3年间实现审定品种数量、制种规模、企业主体“三突破”,全县自主培育水稻品种推广面积由30万亩提高到60万亩,较获批前实现翻倍增长,占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6%。
审定品种爆发增长,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在农业农村部批复制种大县后的三年里,庆安县水稻品种审定工作驶入快车道,共计审定水稻品种48个,占比全县水稻审定品种51%。至去年底,全县具有育繁推水稻企业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和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构建起“双核驱动”的育繁推体系,已审定水稻品种95个。其中,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88个、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个。庆安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全县现已形成“企业主导研发+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制种基地配套”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品种研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40%。
制种版图持续扩张,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统计数据显示,水稻制种面积从2022年的10.5万亩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13.25万亩,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亩规模。县域制种企业数量从3家增至7家,带动建设标准化制种基地8个,形成覆盖种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年制种能力突破5000万公斤,可为1000万亩稻田提供优质种源。
明星品种闪耀全国,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在第11届全国粳稻产业大会上,“龙庆稻”系列再创佳绩:龙庆稻1号以食味值86分的优异成绩蝉联全国口味评选一等奖;龙庆稻3号在201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在500万亩以上;2018年龙庆稻2号和龙庆稻5号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2021年龙庆稻8号全国种植面积排在全国前十,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庆源45粒型好,食味值84,是近期全省乃至内蒙古抢手繁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