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牡丹之都绽放AI之花 百家媒体共话融合未来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5-07 字体:

绥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国宏

  牡丹余香犹存,芍药花开正艳。4月28日上午,2025“AI赋能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暨“百家党媒菏泽行”活动在山东省菏泽市正式启动,活动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为党媒赋能,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研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道。中国报业协会、山东省报业协会有关方面负责人,部分中央、省级媒体负责人、省级报业协会负责人,包括绥化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云峰等在内的部分全国城市党报集团社长、总编及新媒体、融媒体部门负责人,新闻传媒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代表;菏泽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牡丹芍药种植、加工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潘梅启动仪式上表示,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AI赋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中国经济、社会和技术生态的关键驱动力。活动中,我们将系统解析AI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分享AI赋能报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并在调研中感受这片热土改革创新的时代脉搏。希望大家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讲好菏泽故事,传播好菏泽声音。

  中国日报社技术中心应用研发处刘颋以《国传智能解决方案》为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以《融合新闻策划AI应用系统》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菏泽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牡丹芍药产业发展、汉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AI赋能下的智慧教育和医疗等进行了交流;内蒙古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与菏泽日报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走进“中国牡丹之都”,领略华夏霓裳的国潮魅力,见证黄河滩区迁建的幸福图景,解码“富贵之花”如何绽放为“富民之花”,感受文化根脉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参观中,直观地感受到AI技术的应用。直播电商基地,300多个直播间24小时不间断运转,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更引人深思的是当地创新的“AI虚拟直播”模式——通过动作捕捉和语音合成技术,一位主播可同时运营多个虚拟直播间,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自动调整话术风格。位于菏泽开发区的e赏小镇,展示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通过3D建模和VR技术,整个小镇被完整复刻到元宇宙空间,游客可以佩戴VR设备“云游”牡丹园、参与虚拟非遗工坊体验。在牡丹产业园,“AI种植决策系统”令人心动——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气候数据,结合市场行情预测,智能规划不同品种的种植比例,这对于产销结合大有助益。去年,根据系统建议增加油用牡丹种植,使农户平均增收35%。走进菏泽著名的地毯工坊,一幅奇特景象映入眼帘:老师傅们手工编织着复杂图案,身旁的AI设计系统实时将他们的创意数字化,并自动生成配色方案和生产工艺单。

  绥化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云峰在接受《菏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菏泽与绥化在发展脉络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地均地处广袤平原,都是农业大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肩负重任,也共同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课题。在探索特色资源价值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化建设的进程中,两市目标一致、路径相近。菏泽以“一朵花成就一个大产业”的创新发展思路,与绥化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彰显出因地制宜、深耕特色的发展智慧。菏泽的产业链思维、电商赋能模式以及文旅融合实践,都值得深入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走访,了解到牡丹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布局,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看到了千年牡丹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完美融合;曹县电商产业以农村为阵地,通过数字经济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见证了“一根网线连接世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文旅产业则深挖传统文化内涵,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这些创新实践,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他期待两家地市级党报加强媒体合作,互相宣传两地特色资源。同时,希望两地能促进产业对接,特别是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提升农业附加值;推动文旅互动,让“牡丹之都”与“黑土粮仓”擦出绚丽火花。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古时境内有“菏水”和“雷泽湖”,故得名“菏泽”。菏泽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的重要枢纽,京九铁路、日兰高速、济广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古称“曹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尧、舜等上古帝王曾在此活动,商汤曾建都于亳(今曹县境内)。菏泽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每年4月举办“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吸引海内外游客。菏泽是戏曲之乡,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等地方戏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此外,鲁西南鼓吹乐、曹州面人、鄄城鲁锦等传统技艺也极具特色。菏泽民间尚武,是梅花拳、洪拳等武术流派的发源地之一。菏泽是农业大市,粮食、棉花、蔬菜、林木产量居全省前列,被誉为“中国平原森林城市”。近年来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多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曹县为代表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曹县成为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汉服、木制品等产业享誉全国。菏泽牡丹机场已通航多个国内城市,高铁菏泽东站接入鲁南高铁网络,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地位。境内有黄河、洙赵新河等水系,东明黄河湿地公园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菏泽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正逐步成为鲁西南崛起的新兴增长极。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