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催芽1650吨,占应催芽61.11%
东北网绥化4月16日讯 ( 马明舒 段旭涵 ) 当前,正值水稻育苗的关键时期,各乡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广大农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育苗工作,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在永和镇利兴村千亩示范万亩创建催芽育苗基地,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园区内的水稻育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育秧大棚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将调配好的床土填入育苗盘,这些床土经过精心调制,酸碱度适宜,为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充足养分。随后,播种机精准地将水稻种子播撒在育苗盘上,均匀覆盖上一层薄土后,喷水保湿,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我是水稻种植大户,我们从4月6日开始下稻籽,现在的效率非常高,因为机器先进了,节省了很多劳动力。”永和镇利兴村农户李忠说。
近年来,永和镇积极发展富硒水稻定制农业,吸引了众多客户参与。这种模式不仅让客户吃得放心,也为农户带来了稳定的收益,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水稻育苗后,园区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进行二次种植,种植西瓜、西红柿、青椒等反季果蔬。这种做法让各类果蔬实现错峰上市,让农民实现了增收。
该镇今年通过发展富硒水稻定制农业和大棚二次利用,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一季多收,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拓展了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永和镇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定制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大棚种植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永和镇党委副书记刘喜年说:“永和镇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上,今年重点是向定制农业发力,依托镇千亩示范万亩创建水稻园区和富硒土壤核心区的区位功能种植千亩富硒水稻,建设富硒大米订单基地,并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富硒大米,同时在基地二栋大棚插秧结束后种植反季节蔬菜,并同步建设村级电商服务中心,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从而逐渐引导农民从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
据介绍,今年,海伦市共有水稻育苗大棚2万栋,建有水稻催芽车间13处,满负荷运转可浸种催芽2700吨,可满足全市水田需求。今年海伦市需浸种量2700吨,目前已全部完成浸种;需芽量2700吨,目前已催芽量1650吨,已催芽占应催芽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