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黑土地唱响“春天的故事”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4-09 字体:

本期主题

黑土地唱响“春天的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春风浩荡,冰融雪化,春天姗姗走来。我市各地开发区一片繁忙,车间里机声轰鸣,传送带上的成品呼啸而过,满载着“绥化制造”优质产品的车辆驶向大江南北,车轮滚滚中分明升腾着早春的热潮。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再到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处处都有民营企业活跃的身影,呈现出朝气蓬勃、拔节向上的发展势头。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寒地黑土已唱响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民营企业如鱼得水,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市场浪潮中乘风破浪,奋揖勇进,为绥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力量。

庆安    医药产业向“新”而行

文/摄   特约记者 张自峰  全媒体记者 陈俊杉
 

  庆安民营企业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医药文化积淀,以药材做文章、促药企大发展,催生优质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精细化、数字化赋能,引领医药产业企业更大力度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线升级,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已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医药工业化药百强榜。企业积极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质生产力,融合了数字时代的新技术、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质量部负责人郭廓说:“通过创新引领,我们在研发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24年以来已有3个品种(4个品规)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投入批量生产。我们将坚持加大创新力度,使创新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车间能够实现生产信息无缝互联,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药品质量。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这个品种,以前每小时能生产12万粒,现在能达到45万粒,是以前的3倍之多。”澳利达奈德制药2号固体制剂车间,通过生产管理视频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加持,一袋袋原材料经过加工,产品走下全自动生产线,车间主任付小辉说,高效生产的背后,离不开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

  生产线的迭代升级,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应用,是企业保障供应的动力源。中桂制药的口服制剂01车间,9条生产线制水、洗瓶、配制、灌封、外清、灯检、贴标联动生产,实现生产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与智能控制,年可产成品5.5亿支(瓶)。公司生产总监王德伟说:“通过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搭建的数字化控制平台,实现了在线数量采集、精准管控、实时分析,产品的不良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12%。”

  庆安县工业信息科技局副局长李旭说:“年初以来,我县及时梳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做好宣传解读和申报指导,截至目前,已为7户企业争取各类奖补资金700多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跟踪服务,确保政策落得实、用得好。”

青冈  服务暖心民企增信心

特约记者 段洪伟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4月3日,走进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总经理郭庆玲介绍,公司计划明年4月动工新建产能30万吨淀粉糖深加工项目,未来三年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龙凤玉米是较早落户青冈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发展,公司目前已达到18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产品包括玉米淀粉及副产品、麦芽糖、葡萄糖、赤藓糖醇、缬氨酸等深加工产品10余种。这背后,离不开青冈县各部门的暖心服务。

  青冈在招商引资、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简化支持政策申请程序,建立“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等机制,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县法院牵头,全面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护航民营企业诉前、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年初至今共有600余件案件通过“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成立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专班,为域内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保驾护航。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努力把每一件涉企事项都办好办到位,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国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后,县各部门迅速行动。市场监管局在执法中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整合检查事项,压缩检查频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帮助民营经济主体渡过经营难关。截至2024年11月,该县新增市场主体3835户,同比增长10.8%。

  与青冈结缘的铁骑力士集团几乎每年都在该县布局上马新项目。公司负责人介绍,旗下子公司黑龙江枫叶牧场食品有限公司全资收购道台府食品有限公司,在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时,多部门联动,全程助办,第二天就顺利获证,生产得到了保障。正是因为青冈对民营企业的暖心服务,让企业在这里得以快速成长。

  目前,青冈县民营企业发展呈现集群和集聚的态势,玉米物流园、汉麻产业园、国际优食谷等园区稳步发展,民营企业的信心更足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海伦 从田间到市场全产业链一条龙发展

文/摄  马明舒  全媒体记者  孙一博

御馨(海伦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海伦,中国大豆之乡。作为农业大市,海伦的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已呈现以食品加工产业为核心、多产业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

  目前,海伦市规上企业数量达38户,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至24户,占规上工业总量的63.1%。截至去年末,规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4.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5%,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众多产业中,大豆加工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域内现有8家规上大豆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40万吨,实现产值9.9亿元。

  在黑龙江省龙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的赶订单、忙生产。公司负责人说:“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2万吨,产值1.8亿元,有信心在今年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该公司依托海伦当地优质大豆资源,建立了2万亩优质原料核心生产基地,在全国设有20多个销售网点,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是海伦市域内众多食品加工企业的缩影。

  海伦民营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御馨(海伦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的大豆蛋白深加工项目,是当地大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项目,不仅填补了当地大豆蛋白领域的空白,更推动海伦大豆主导产业实现从种产销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一条龙跨越,形成完整的闭环产业链,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林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廉红

  4月2日,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高能量激光束对材料进行精确切割。公司生产负责人吴修文介绍,公司引进了两台激光切割设备,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同时节省人工,使切割更高效,切割尺寸更规整。

  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户北林,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慧灌溉定制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二期扩建项目于2025年正式投产,通过数控机床、机器人焊接、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产品技术、质量、产能等方面提升。同时重点推进智能设备研发,目前,已在省内多地区投入应用,节水效率提升30%以上。

  北林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聚焦全省“4567”和全市“4106”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紧紧围绕“12345”发展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在黑龙江润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栉梳车间,标准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熟练操作着设备,整个生产流程紧密衔接,忙碌而有序。今年,企业全面引进亚麻数字化生产线,利用制造自动化MAS系统统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打造纺纱、织布生产自动化智能车间,数字化升级后,企业可减省人力30%,产量提高30%。企业作为新型亚麻汉麻湿纺数字化生产企业,当前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营,年可生产各类亚麻纱1800吨,产值达1.4亿。

  北林坚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完善政策、打造创业载体、培育新兴产业、强化服务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在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体力量。

  下一步,北林将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12345”发展体系,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北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肇东 创新突围竞市场

文/摄 特约记者 邹建宇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企业订单增长不断‘飘红’,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正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抢进度,持续满足市场需求。”肇东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自豪地说。4月2日,企业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正在连续运转,工人们全副武装地在车间内忙碌着,一盒盒药品被快速打包、装箱,等待出库。

  “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新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关键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黑龙江省生物科技20强排名第三位。”刘宇说,企业在生产、技改、研发等方面不断上新,始终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站稳行业领域市场的核心来抓,聚焦新兴产业布局,投资7亿元建设大型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生产包括中药保健食品、大麻提取物、中药渣生态有机肥等产品,带动广大农户实现由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的转型升级。

  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袋袋玉米经过深加工转化为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及各类副产品。“我们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将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在国内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同时,产品销往亚洲、欧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副总经理李凤华说。

  作为全球氨基酸生产行业排名第六位的民营科技企业,成福集团年深加工玉米超90万吨,不仅盘活了周边农户的种植业,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了肇东本地众多种植合作社上千户农民增收,构建起从种植到深加工的黄金闭环。公司生产的氨基酸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养殖行业等,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氨基酸出口企业,如今,他们已与韩国大象株式会社达成合作意愿,有望实现小型氨基酸技术突破。

  肇东市除福和制药、成福食品外,还有东龙节能等诸多发展势头强劲的民营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近百家企业。

  近年来,肇东从成福集团的农业产业化到福和制药的科技专业化发展,以及其他企业的分类发展模式,企业创新与政府扶持形成良性互动,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推动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