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0日讯 ( 石芮箫 )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果树的冬季管理,大家知道,有的2元1斤,也有的4元1斤,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管理的问题。”“果树每年不进行剪枝,那么多无用的枝条就会大量消耗肥料和养分。”近日,在望奎县卫星镇科技培训班上,来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习的学生张俊的讲话虽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讲得台下几十名村民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多年以来,这个县以“农民缺啥咱送啥,农民点啥咱讲啥”为主题的科技下乡活动正在广泛开展。活动一改过去由专家和技术人员讲生硬的理论,群众难以接受的局面,组织了身边的“土专家”“田秀才”介绍致富经验、传经送宝、探讨发家致富的项目,让实习大学生主讲新知识。这种培训方式深受农民群众喜爱,被称为“百家讲坛”。
东升乡恭四村村民姜涛,通过参加乡里组织的“百家讲坛”培训班,熟练掌握了科学养猪技术,经过努力,从最初的一头母猪发展到现在的三栋猪舍,其中三栋育肥猪舍、一栋母猪舍、两栋仔猪舍,总占地面积为1200多平方米,年均销售生猪1500头左右,年纯收入20余万元。他高兴地说:“以前在养猪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参加‘百家讲坛’,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由于“百家讲坛”通俗易懂,能够让农民活学活用,这个县因势利导,组织农业、科协、科技等部门,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同时,对“乡土人才”和实习大学生的资源状况、层次结构等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统一建档注册。目前,这个县为“百家讲坛”储备了以“土专家”和“田秀才”为主的讲师12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