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厚植营商“沃土” 以“软环境”铸就“硬实力”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2-17 字体: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营商环境是支撑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过去一年,我市树牢“大营商”理念,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牵引,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强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加力推进“数字政府”“诚信绥化”建设,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向上向好,总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全市上下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重要领域改革攻坚,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聚焦谋划改革创新,积极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我市推出了“智简生存认证”“劳务派遣‘四方协议’”“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审批’”等一大批具有绥化特色的创新改革举措。

  围绕清单管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我市编制形成《绥化市乡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清单(2024年版)》,由各县(市、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公示,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实行“高效管好一件事”,不断增强监管效能,在省级重点事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向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延伸拓展。目前已在74个领域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所有监管事项已逐项建立监管计划并实施。积极推进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承接应用,25项重点事项均已上线运行。同时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出了“普通货物运输一件事”“工伤一件事”等100项全市通办绥化特色“一件事”事项。全市“一件事”办件已超1.2万件。

  聚焦满意度提升,树立政务服务新标杆。我市按照全省“五级六十同”标准,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运行机制,全市认领962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数据同源、服务同质。打造“一刻钟办事圈”,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延伸办、家门口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我市选取青冈县、北林区作为“一刻钟政务服务办事圈”试点,确定28个政务圈点位,通过下放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帮办代办等措施,在社区就可实现不动产权证、驾驶证、结婚证等123种证照(证明)查询打印服务。建立“民诉即办”工作机制,增强热线服务效能。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整合各类热线59条,精细化梳理事项实施清单2207项,通过增设医保、社保、供热等“专家座席”,设置“12345线下诉求反映渠道”,不断完善热线服务功能。目前,话务接通率、工单办结率、座席满意率均居全省前列水平,并在全国政务热线论坛获得同类城市“热线服务效能评比”TOP10殊荣。

  聚焦“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赋能迈上新台阶。通过打造政务服务“一朵云”,完善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我市实现了全市政务系统集中管理和政务外网市、县、乡、村全覆盖。建立全市政务数据资源“一本账”,数据汇聚突破135亿条,累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14.6亿次,实现了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共用共享。去年我市精心打造的两个案例入选全省首届数字政府数智创新应用大赛“十佳案例”。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我市选送的《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数字政府建设质效》,荣获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社会诚信建设,多措并举倾力打造“诚信绥化”品牌,使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综合排名首次跻身前30名,创历史最高。我市创新推出的《以信用赋能促审批提速“信用有价”为审批服务注入诚信“加速度”》,获得全国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建立以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为依据、以分级分类监管为手段的差异化监管机制,实现市场、交通、民政等26个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全覆盖;坚持以守信激励为主,积极开展自然人正向赋分工作,搭建“信易+审批”“信易+乡风文明”等31个“信易+”场景,提供了多项惠民便民措施;建立“两书同达”机制,让失信主体第一时间了解信用修复政策,提升企业守信经营意识,2024年,为182户失信主体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市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筑巢引凤促进绥化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