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
加速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建设 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记者 孙一博
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产业、区域乃至国家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载体,对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记者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六大产业集群相关内容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进行采访。
王刚说,市工信局积极围绕“4106”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重点打造生物发酵、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电子装备、精细化工、麻纺制品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制造业发展质效。市工信局将打造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制造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经过积极培育申报,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青冈工业大麻和庆安县稻米产业也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王刚表示,市工信局注重顶层设计,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如《绥化市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和《绥化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实施方案》等。其中生物发酵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巩固省内领先地位,并致力于打造全球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食品产业则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重点开发中高端食品制造产业集群;医药产业、电子装备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麻纺产业也各自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打造优势产业链方面,市工信局将继续把生物制造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来抓,支持域内生物企业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促进产品提档升级。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主链产品提档升级和着力破解短板弱项等措施,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化跃升。
王刚说,市工信局支持各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作用,集聚优质服务资源,鼓励各类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围绕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加强与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合作,为集群优质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为我市工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