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中秋村晚月正圆

来源:绥化新闻网 2024-09-13 字体:

  蔡亚春

  月色溶溶,树影幢幢,广场上灯火辉煌,吃过晚饭的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团团围坐,大声交流着家长里短,孩子们成群结队嬉戏打闹。广场西侧搭着一个舞台,舞台中央的LED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幸福村歌》,舞台两侧的竖屏上打着“中秋村晚联欢会”字样。

  中秋节前一天,我接到村主任的电话邀请,带着母亲,驱车近50公里回到老家观看晚会。我被安排在第一排,母亲挨着我坐在第二排。刚一落座,母亲就瞥见了10多年没见的邻居,马上大声喊起来。老姐妹一见,又是拉手又是拍肩,话匣子打开来,便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五星红旗》歌声一起,观众马上鸦雀无声。晚会拉开帷幕,二人转、舞蹈、器乐轮番上场,独唱、朗诵、小品八仙过海,掌声、笑声响彻夜空。节目一亮相,台上台下便唱成一片,最后一首歌唱罢,喝彩声陡然暴起,直冲云霄。村民旗袍秀登场,又引起台下的一阵骚动。有的说,那是谁的老婆,那一位是谁家儿媳,原来身材都不咋的,练了几年,身材苗条得真让人眼红,个个都像画里走下来的。一阵啧啧声之后,我听到脑后有人低语,“我也去学,下次我来演演看。”

  在非洲鼓表演队伍中,我发现了一位小学同学。她梳长发,穿着半绿半白缀着鳞片的演出服,双手专注地拍击鼓面,和其他队员一起摇头、点脚,一副怡然自得的状态,仿佛不是在表演给别人看,而是用鼓声和自己对话。我记忆中的同学文文静静,一说话就脸红,似乎也没有什么音乐细胞。等她演出结束,我拉着她问长问短。她告诉我,她在一家企业上班,和一帮兴趣相近的朋友一起去学了非洲鼓,平时一起训练,有活动时大家一起出来表演表演,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你别看节目有模有样的,其实演员绝大多数是我们村民。”担任晚会舞台节目统筹的村主任说,“这台节目并没花我多少功夫。晚会已举办了4届,参加演出的村民都有丰富经验。”

  村主任介绍,演出场地是村民文化娱乐健身广场,桌椅是从村委搬来的,都是现成的。几个骨干演员,十八九岁时就参加过村里的宣传队,如今升级成爷爷奶奶,不用操心家务,平时一直在折腾老身板,功底杠杠滴。搞中秋晚会是村民年初就都知晓的大事,他们早早就各显神通,鼓捣新节目。村里确定了演出时间,就把这些人集中起来问一问,汇总一下。至于小学生街舞、乐器表演,也是“小村民”的本色表演。小家伙们平时身经百战,早已不怯场,戏服一换,眉毛一画,腮红一抹,就上场了。“关键看村委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高手在民间啊。”

  晚会最大的亮点是抽奖。“办晚会最大目的就是让村民感受快乐,村里的发展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村主任告诉我。晚会三个板块,节目设置和抽奖环节契合在一起,板块之间是抽奖环节。表演了几个节目后,主持人次第宣布抽取鼓励奖、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鼓励奖是一盒月饼。抽到的尽管有点失落,但还盼着后头的大奖。抽到一等奖的8位村民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登上领奖台,从村主任手中领取微波炉。有个小男孩抢先上台领奖,咬牙伸臂死死抱着微波炉,还是摇摇晃晃的直往下坠,台边的奶奶见状扔掉手上的拍子,冲上去托住箱底,引起台下观众一阵哄笑。晚会在村干部《不忘初心》的合唱中缓缓拉上帷幕,村民们意犹未已,久久不忍离开。我回过头找母亲时,她已经坐到了离我10多米远的地方,已经跟几个老姐妹聊了几十年的陈谷子烂芝麻。

  圆圆的月亮压过树梢,喧闹的村庄逐渐寂静下来。返城路上,母亲一脸兴奋地细数着聊天的老姐妹的名字,感叹着村庄和邻居的变化,反复讲:“赶一趟远路,回家看中秋晚会,值!”


编辑:刘申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