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27日讯 ( 全媒体记者 陈骁 )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到什么程度?工程建设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近日,在庆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市审计局审计人员正开展增发国债项目跟踪审计,紧盯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力争把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抓实、抓好,达到预期效果。
增发国债项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5月以来,市审计局按照省市委对增发国债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部署和省审计厅工作要求,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手段,通过大数据筛查、监控和审计人员现场实地踏查相结合方法,对全市6类34个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雨污分流及城市排水防涝、灌区建设改造增发国债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取得良好工作效果。
市审计局二级调研员刘平录介绍:“我市是农业大市,高标准农田、侵蚀沟治理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市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开展好高标准农田和侵蚀沟治理项目审计,我们通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针对高标准农田和侵蚀沟治理项目中存在不符合条件、重复申报疑点,疑点信息进一步核实,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中,不符合条件地块9080亩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疑点信息;侵蚀沟治理项目中49个2024年度治理侵蚀沟项目与以往年度项目重合疑点信息。”
“有了脚下地,才有口中粮”。为了做好审计工作,审计组成员不畏天气环境,奔赴在每一处审计现场。
初春,天气依然寒冷。在望奎县东郊镇正白前二村,审计人员通过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双层技术支持保障,以设计单位设计规划图版和“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土部门最新遥感数据影像和卫片执法资料叠加后发现该地块范围存在疑点,便立即赶往现场。
来到疑点坐标位置,细雨参杂着大风的恶劣天气严重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审计组只能放弃无人机勘测,顶风冒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泥土向田间走去。经过现场勘探,审计人员看到疑点地块栽种了一排排小树苗。确认此地确实是一片林地后,审计人员顾不上满脚的泥泞和身上的雨水,立即将现场地况拍摄下来作为审计证据,并第一时间计算疑点地块申报面积,同时与现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和设计单位负责人沟通,反映审计发现不符合条件的林地地块168亩申报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的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对审计及时发现问题称赞有加,他说:“审计部门及时将这个问题反馈给我们,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就将地块上图入库的话,后期会造成很多的麻烦和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审计工作就是从源头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即“治已病”也是“防未病”。
据介绍,市审计局采取“微信+手机水印相机”即时通信技术,建立国债项目管理监督台账,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实时掌握施工现场作业和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现场执业情况,发现工程质量以及监理缺位等问题疑点信息20余个。
同时,市审计局审计人员还积极发扬“铁脚板”精神,组织60多名审计人员携带疑点,深入34个建设项目176个开工标段进行实地踏查,跟踪监督项目进度,紧盯项目建设质量。并针对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与各县(市)政府一一对接,采取向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单、限定整改时限等措施,积极推进整改,确保增发国债项目实现预期目标和效果。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敖丙千表示,“我们针对跟踪审计面临建设项目工程地点分散、审计人力资源有限、现场审计时间紧张、现场勘察工作量的难点,创新审计手段,探索运用新技术应对审计面临新难题,运用“大数据+铁脚板”,采取大数据筛查、监控和审计人员现场实地踏查相结合方法,进一步赋能国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审计监督机制,为绥化做好粮食压舱石、构筑粮食安全奋斗目标贡献审计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