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一颗酸菜”闯市场

来源:绥化日报 2024-05-11 字体:

  □ 李耀卿 高振峰 冯超建
 

  天刚蒙蒙亮,村党总支书于坤鹏就来到村里的酸菜厂查看发酵车间的温度。要想腌出一缸微酸又清脆的好酸菜,发酵温度和时间的掌控是关键。

  绥棱县绥棱镇东升村在2020年秋天投资38万元创办的酸菜厂,主要是解决当时村里家底子薄的问题。

  “干个酸菜厂怎么样?”“行,咱们村离县城近,村民都是种菜能手,家家又都会腌酸菜!”镇村干部建村办企业闯市场的想法一拍即合。

  建厂前,还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员一同去外地“取经”,心里更有底了。一个月后,村里筹措到38万元,利用旧篮球场地建起了一家297平方米的酸菜厂,购置了灌装设备和180口大缸,砌了3个大窖池。成立了绥蔬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还注册了“杨老奤”商标。村里12名脱贫户穿上了白大褂,成了厂子里第一批工人。

  6万斤“黄秋旺、秋黄2号”大白菜很快入缸进窖。经过几个月的自然发酵,色泽微黄、酸度适中的东北口味酸菜上市了。

  刚开始酸菜的销路打不开,镇村干部成了“新货郎”,直销进县城102家超市和食杂店。第一年3万多斤成品酸菜一炮而红,很快就销售一空。

  村里酸菜厂头一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纯收入3万多元。后两年酸菜产量跃升到65万斤,不到3年时间,村集体纯收入27.6万元,今年收回成本后还有盈余。村民们都说干部有正事,纷纷当起对外广告宣传的“小广播”。

  “一颗”酸菜闯市场,给村里增添了可观的活钱,村里干点公益事业再也不打怵了。村屯修桥补路、栽花种草、卫生保洁等支出也有了来钱道,18户脱贫户每年200元“红包”也雷打不动。

  “在厂里干活一个人一年能挣6000多块,村里的酸菜厂可为俺家添补了不少啊!”孙千屯杨宝庆和刘振中两口子腿脚行动不太方便,逢人就讲在厂里打工的新鲜事。

  看腌酸菜市场好、有帐算,村会计李冬冬去年秋天又自筹资金100万元,带头建起年腌50万斤酸菜的二丫酸菜厂,又可安置十几个村民进厂打工。

  村里的酸菜厂出名了,还入围省里“黑土优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推介会”。好事接二连三,国家支持村办企业发展的110万资金也随之而来,建起了气调库,又上了新设备,还购买了两台送货车辆。正筹划扩大酸菜生产规模、试种新的白菜品种。

  “党的政策好,市场行情好,市管局干部引路,农家酸菜成了俺们村的摇钱树!”于坤鹏这几天挺忙,设计新的真空包装袋,增加主播带货拌手礼拎兜,还要去大庆同一个砂锅链锁企业签50万斤的酸菜订单。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