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慈善总会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纪实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曾经,老区是革命的摇篮,全力哺育着人民的共和国;如今,老区是新征程的起点,回馈老区人民,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绥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的重要叮嘱,对老区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绥化市慈善总会紧密结合慈善工作实际,把“慈善进老区”摆上突出位置紧抓不放,持续救助关爱革命老功臣、军人家属、贫困优抚对象、贫困老人和学生千余人。用慈善的身影、公益的温度,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泥土里,把“让老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善举与期盼书写在道路上……
在寻善根中明确目标
助力老区振兴
绥化是一片流淌红色血液、镌刻红色基因的热土,这里处处都留存着国家革命、建设各时期的红色印记。
作为革命二类老区、东北抗联主要活动区域,赵尚志、李兆麟、于天放等著名抗联将领曾在这里转战,投笔从戎的革命家林枫,志愿军军歌的作家麻扶摇,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赞颂的革命英雄马玉祥皆出生在这片厚重、多情的土地。松嫩平原三年游击战、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剿匪斗争、抗美援朝战争,绥化儿女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绥化地区有9万余人参军参战,约占地区总人口的4.5%。出动民工、车夫、担架队员达到6万人次,担架4000余副、战勤车辆2000多辆。粮食、副食品、军需品、慰问品等无以计数。剿匪斗争中,绥化牺牲的党政军警人员及进步群众624名,负伤574名。1949年以来,绥化这片黑土地先后走出103位共和国将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回望来时路,念念英雄心。绥化市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将返哺革命老区,回馈老区人民作为工作重要部分,持续开展“爱献革命老区”活动,助力老区脱贫攻坚与民生改善,推进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善行老区,义助老区。多年来,在绥化市慈善总会不断努力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慈善之花在老区遍地盛开、温暖满溢。结合慈善救助工作实际,联合老区建设促进会先后开展了10余个底蕴厚重、社会认同度高、获得国家和省慈善总会充分肯定的慈善品牌项目活动。如绥棱县上集镇【天放抗日斗争纪念馆】【天放烈士纪念碑】的修复与扩建,都饱含着“慈善爱献革命老区”的浓浓真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称道与赞赏……在服务老区建设上,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社会保障,民生改善还是社会治理,坚决不搞应景式慈善救助。在慈善+社会救助、慈善+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推行大胆探索,不论是慈善资金募集还是项目救助,志愿服务还是应急帮扶,对革命老区都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善款募集上,做到“慈善一日捐”与创建“慈善爱心基金”相结合;在慈善救助上,做到项目救助与应急救助相结合;在生产生活帮扶上,做到季节性帮扶与节令性关爱相结合;在工作运行上,做到“民政牵挂在老区”与“慈善志愿服务进老区”相结合。不断释放慈善活力,畅通社会各方参与慈善的渠道,从帮助革命老区困难群众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入手,持续开展慈善帮扶、救急解难,将慈善之光的热量与动能及时送到老区乡村百姓的心坎上。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持续助力
建设幸福家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门见慈善、出门即慈善、触手得慈善,让慈善理念润泽乡土。如今在绥化老区,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人人崇尚慈善的“慈善圈”正在汇聚与融合。
慈善救助所帮扶的对象,是政府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困难群体,所资助的事项都是受助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所实施的愿景是及时的、直接的、明显的和有根本性的。绥化市慈善总会通过调查了解到,绥化革命老区还有一些贫困弱势群体、还有一小部分临时发生特殊困难的群众,需要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依照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在项目对象范围、救助帮扶标准、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绥化市慈善总会出良策献良方,坚持好事实事一起办。每逢新春佳节,提前制定走访慰问革命老区革命老功臣方案,包括参加走访慰问的领导同志、相关部门、走访路线、走访慰问革命老功臣的范围和人员名单、走访慰问金的额度等;主动协调相关卫生医疗单位开展为革命老功臣、伤残军人和革命老战士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推动当地乡镇卫生院为他们免费进行体检,为他们配备家庭常用药品。
关爱老区革命前辈,绥化市慈善总会特事特办。北林区宝山镇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功臣陈万珠的孙女陈海玉,考入了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正当全家在筹备学费犯难的时候,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把助学金送上了门,一家人既高兴又感动,陈海玉也一再表示上学后要努力学习,毕业后要全力回报社会。据统计,近十多年来,绥化市慈善总会协调并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先后走访慰问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老功臣百余人,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410件(次)。
慈善事业是推动革命老区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是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绥化市慈善总会先后培养总结一批革命老区慈善工作集体和典型个人,在整个慈善工作推进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大家的合力推动下,诸如爱献革命老区革命功臣项目、为老区复员退役军人排忧解难项目、革命老区慈善商超建设项目、慈善义工服务助力特色产业链项目、慈善助学项目、情暖夕阳项目等,一批有质量、有可持续性的慈善救助品牌项目,不断形成和拓展。
慈善帮扶,贵在暖心。重阳节,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共同开展“喜迎重阳节、敬老献爱心”慰问活动。有一次,到革命老区宝山敬老院同老人们共度重阳佳节,为他们送去水果和猪肉和热气腾腾的肉丸子,老人们眼含热泪、心头暖暖……
关注困难群众意愿与关注爱心人士意愿相结合,绥化市慈善总会努力让爱心得到充分表达。每次实施慈善救助,都坚持充分论证,既做好无劳动能力群体的“输血”工作,通过财物救济保障基本生活,又着力做好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的“造血”工作,推广能力型救助模式,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自我赋能,持续发展。同时,坚持对慈善捐助的爱心人士进行回访交流,颁发捐赠证书,适时进行表彰,使捐赠者实现了自我价值归宿,深受各界好评。捧一颗慈爱之心,汇万千合力,让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老区群众的脸上、心里……
在合作共赢中获得延伸
共育希望未来
“爱献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慈善助学”点燃希望之光。绥化市慈善总会自建会以来,始终坚持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开展“爱献革命老区”“慈善进校园”活动,红色基因传承与慈善美德传承一体推进。先后得到中华慈善总会60万元善款支持,分别为绥化市宝山镇新立村小学、兰西县红光乡中学、庆安县巨宝山乡红军小学创建电教微机室。积极营造“慈善工作从娃娃抓起、慈善救助从校园做起、慈善新风从校园兴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现在全市授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学校”“慈善进校园示范学校”40所,并正在向广度拓展和延伸。
从小在心里种下慈善的种子,长大就会成为参天大树,绥化市慈善总会持续打造革命老区慈善校园。结合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比较厚重的特点,以让红色基因在革命老区薪火相传为着眼点,积极向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争取慈善资金,为示范学校购买红色图书和资助示范点贫困学生就学。出台工作方案,组织相关领导和楷模人物深入学校讲解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讲述红色基因革命故事,对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让红船精神、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成为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在庆安县第一中学“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学校”“慈善进校园示范学校”揭牌仪式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大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演绎了伟大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英雄赞歌》《万泉河水》,讴歌了革命英雄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英勇奋斗的壮志豪情;诗朗诵《少年中国说》《青春中国》,歌舞《爱我中华》,钢琴独奏《我爱你中国》,抒发了学子们“与时俱进何所幸,热血报国当少年”的青春活力与梦想。庆安一中校长激动地表示,一定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拼搏进取,扬帆远航,让庆安一中伴随祖国的前进脚步,走向更高、更远、更强。2021年,庆安一中已经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授予“中国工农红军黑龙江庆安红军高级中学”荣誉称号。
多年来,绥化市慈善总会将慈善宣传作为传播大爱、营造大慈善氛围的重点工作,联合电视台、报社创办了【德善共此时】电视栏目、【善行绥化大爱无疆】慈善专版。通过这两大阵地广泛宣传绥化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记录了“慈善爱献革命老区”的12个春秋……演绎和展示了全市“善行绥化、爱献老区”锐不可当的社会生态、绥化人“饮水思源、不忘老区”的高尚情怀和感恩精神……
这片曾经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热土,先后被中国慈善联合会评为“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全国慈善百强城市”,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开展慈善工作的做法,先后被国家、省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和介绍,被省慈善总会评为“全省慈善工作先进单位”,省政府、省民政厅先后三次在绥化召开全省慈善工作现场推进会议……未来,绥化市慈善总会还将打造“六色关爱”慈善品牌,推出更高水平的慈善救助项目,助力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更美丽的慈善之花,将会在老区建设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